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星期
市第二实验中学
构建多元运动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报讯(记者 李文姣)3月12日上午,课间铃声响起后,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学生奔向操场,跳远、跳绳、羽毛球、乒乓球……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操场上瞬间热闹起来。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展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市第二实验中学通过整合体育课、大课间、小课间及社团活动,构建起“每日两小时、覆盖全时段”的校园运动体系。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以个性化、多元化的运动项目,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如何让体育锻炼融入学生的课间活动?市第二实验中学以“时间模块化、项目菜单化”为突破口,将校园体育细化为四大板块:每周3节标准体育课、每日1小时大课间活动、每日4个15分钟小课间活动,以及每周1次体育社团专项训练。该校体卫艺处主任曹晓丽说:“我们通过课程表优化,确保学生每天在校运动时间达120分钟以上,形成基础课程+碎片时间+兴趣拓展的立体化锻炼网络。”

基础课程方面,体育教研组对原有课程进行系统升级。七年级和八年级以跑步、立定跳远、跳绳技巧为主,九年级以足球、篮球技巧为主,既能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又能提高中考体育成绩。“现在体育课不再局限于跑圈和自由活动,老师会带我们分析动作、讲解运动技巧。”该校一名九年级学生说。

上午9点40分,第一个大课间开始了。跑道上,跑操的队伍宛如一条游动的长龙,脚步整齐划一,口号铿锵有力。跑操结束后,学生们在操场上列队,做该校自编的韵律操。九年级学生还会根据中考体育项目完成体能训练、立定跳远辅助动作、篮球和足球技巧等训练。

15分钟的小课间里,学校将眼保健操、课桌舞等低强度活动与球类、田径等动态项目结合,让学生既保护视力,又锻炼体能。最受学生欢迎的还是贴近中考体育的项目。曹晓丽说:“15分钟时间虽短,但每天4次积累起来就是1小时的运动量。关键要让学生主动动起来。”

每周一次的体育社团活动是市第二实验中学培养学生体育特长的重要平台。该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个体育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深入学习体育项目的技巧和战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体育水平。体育社团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机会,丰富了课余生活。

该校校长王冬青说:“我们严格落实每天两小时综合体育锻炼的政策,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多见阳光,多奔跑。体育锻炼让学生身上有汗、眼中有光、心中有劲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