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 震)记者从3月20日召开的全市农机化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2025年全市农机化工作将锚定省委“四高四争先”和市委、市政府“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工作要求,紧盯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和乡村全面振兴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粮食安全为底线,以机具装备为保障,以科技人才为支撑,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2025年,全市农机化工作要办好一件实事、建设三个平台、强化三项保障。
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这项民生实事。锚定国家、省级农机化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把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户购买大马力、高性能、绿色低碳的农业机械,报废淘汰低性能、高污染的老旧农业机械,加快农机回收拆解企业培育和网点布局,加大资金监督力度。
持续提升河南农机云(漯河)平台建设运用水平。在农机信息化建设“一平台一中心多功能”应用基本框架基础上,以农机作业信息化服务和农机合作社信息化管理为重点,在优化完善平台和客户端社会化服务功能上持续发力。持续提升河南省夏玉米密植高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带动作用。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单位的协同联动,高效推广应用玉米密植高质高产高效技术,实现较传统种植模式亩均增产20%以上。持续提升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综合服务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户面向小农户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托管,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25年,在全市遴选培育2个省级、3个市级、8个以上县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
强化服务保障。及时组织开展机具供需摸底调查、机手培训等工作。加强与应急、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统筹协作,抓好生产服务组织和保障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技术保障。加强对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和辣椒、花生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广泛宣传、重点推广。以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机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培育一批农机科技示范户和生产经营管理标兵。积极选拔培训我市优秀选手参加第七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暨第二届河南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强化应急保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建常态化农机应急服务队。持续引导建立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用好河南农机云平台合作社管理服务功能,引导机具有序流动,为极端天气条件下颗粒归仓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