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蛋”。“春分到,蛋儿俏。”竖蛋,也称立蛋,是春分重要的习俗之一。春分“立蛋”的传统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
放风筝。“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春分》中的这句诗,不仅描写了春分立蛋的情景,同时也道出了春分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放风筝。春分时节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就描绘了孩子们放风筝的欢愉场面,在游戏中享受着美好的早春时光。
吃春菜。“春菜”,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为“春碧蒿”,与鱼片“滚汤”,名“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粘雀嘴。家家吃汤圆,还煮些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以防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也是耕种的大好季节。谚语有云: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清代诗人宋琬在《春日田家》一诗中曾描写春分前夜山野老人喂牛后叫妻子起床上山种树等情景。
春分揭开了一年耕种的序幕,耕牛也即将开始一年的劳作。在我国江南地区,还流行有犒劳耕牛的习俗,即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据《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