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光
清明节将至。记者了解到,近几天,我市卧龙公墓、金山公墓等4个墓园每天的总人流量在6000人次以上。随着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一束束鲜花取代纸钱等传统祭品,被用来表达市民对亲人的思念。
3月28日上午,在卧龙生态殡葬服务园,记者看到,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多数市民手中捧着鲜花,文明祭扫氛围浓厚。在卧龙生态殡葬服务园大门口,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免费的鲜花、祈福卡片等,引导大家文明祭扫。
在卧龙生态殡葬服务园,市民李先生拿起毛巾,先将母亲的墓碑仔细擦干净,然后放上一束菊花,并在墓碑前的冬青树上系上一张祈福卡片。
李先生说,母亲生前特别喜欢养花。他想通过鲜花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不烧纸钱,照样也能表达哀思。这几年,我们都是用鲜花祭奠。”市民张先生说,用鲜花表达哀思更环保、更文明。他希望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逝去的亲人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记者了解到,从3月30日开始,我市各墓园迎来祭扫高峰,预计持续到清明节。
为了应对祭扫高峰,我市多措并举,提前发布了《文明祭祀倡议书》,希望市民合理安排时间和路线,错峰祭扫,避免造成交通拥堵;祭扫时,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焚烧纸钱冥币,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记者了解到,卧龙生态殡葬服务园、卧龙公墓、龙凤公墓、金山公墓等均为市民提供祭扫工具,引导市民规范停车、有序祭扫,倡树文明、绿色、安全祭扫新风。
目前,我市各公墓祭扫工作平稳有序。
多名市民表示,今年大家祭扫更文明了,放鞭炮、烧纸钱的少多了。清明节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