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星期

我教学生写“循环日记”


■裴庆莲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突发奇想:让学生合作来写“循环日记”——全班学生合用一个日记本,一个人写好一篇,然后传给另一个人。这样,日记本就能够在全班循环起来。我还告诉学生,日记内容可以是生活见闻、学习心得、读书感悟等。每名学生写完后,首先由家长阅读并且写感言,然后由学生拿给我看,我进行全面评价。最后,由下一名轮值学生写“同窗之语”。

第二天,我在班级里宣布了写“循环日记”这个想法。学生们很踊跃,一致要求共同捐钱买个好本子。于是,全班学生凑了20元钱,由班长和学习委员到超市里挑选了一个精美的笔记本。

本子买来了,我首先在扉页上写下寄语:“‘循环日记’是大家的心灵花园。在这里,我们播撒希望的种子,一起培育幼苗,与它共同成长。”

接下来的每一页就留给学生了。按照座位顺序,每天都有一名学生写“循环日记”。学生的日记内容丰富多彩,有关注时事要闻的,如《北斗卫星的科技魅力》;有记叙同学之间如何化解矛盾的,如《欠你一个道歉》《我们是“兄妹”》;有记录课外活动过程的,如《我“跳”出了奇迹》《我得了第一名》;有描写自己的成长感受的,如《我拥有的真多》;有谈读书感悟的,如《简·爱,我爱你》,等等。

其中,女生小雨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那天,去乡镇赶集时,我与芸芸相识了。交谈中,我知道芸芸从小跟着奶奶生活,爸爸、妈妈都在南方的一家工厂里打工。郁郁寡欢的芸芸低声说:‘我想爸妈了!’我告诉她:‘爸妈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才外出打工,真的不容易。作为孩子,咱们是不是要体谅他们?我相信,将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听了我的这一番话,芸芸那忧郁的眼神不见了,脸上有了笑容。”

小雨的妈妈感言道:“女儿,感谢你!你让妈妈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对芸芸这样的留守儿童,妈妈没有像你那样用爱心去温暖她,平时也没留意她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感受。今后,妈妈一定向你学习,也做一个能够用爱心温暖他人的人。”

我在这篇日记后面写下评语:“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小雨,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你的日记感动得我热泪长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这篇短短的日记中,我看到了你那颗真挚、善良的心。这颗心不仅温暖了芸芸这个留守儿童,也温暖了我这个成年人。”

全班每名学生的家长都在孩子的日记后面精心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比如,雯雯的家长写道:“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最难得的是友情。你能从别人的故事中感悟到友谊的真谛,很好!古人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与同学出现了矛盾,你能否以一颗宽容、忍耐、厚道的心一笑了之呢?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衷心地希望你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开开心心地学习和生活。”

自班级实施“循环日记”以来,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家长都给予了极大支持,我也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最后,家校双方共同探索了“小组循环”“同桌循环”“好朋友循环”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记录自己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如今,“循环日记”就像一根接力棒,在全班学生手中传来传去,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班级各项工作都开展得很顺利。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