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星期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刘志明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无论是DeepSeek火爆出圈、自主创新亮点频出,还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市场与口碑双重“神话”,都彰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些重要论断思接千载、鉴往知来,给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取向,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新征程上,把握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坚持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相互协调、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造相互融合,才能更好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目标定则方向明,方向明则步履坚。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必须始终坚持和遵循的原则与要求。

辩证的观点要求深刻认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深刻把握物质文明是基础,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深刻把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深刻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深刻认识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攸关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进一步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全面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以偏概全地看待事物发展,要求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深刻认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的一面,把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作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任务,贯穿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

平衡的观点是要防止“一手硬、一手软”,要求紧紧抓住发展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既突出重点,也统筹兼顾,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交出优异答卷,保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动态平衡、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一方面,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深刻把握文化这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增强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注重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据《经济日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