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8日 星期

为了一脉清流连城乡

裴城水厂及配水管网项目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编者按:

奋楫争先,创出新彩。今日漯河,从食品名城到创新高地,从项目一线到企业园区,从乡村田野到城市社区,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为全面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部署,本报自今日起推出《高质量发展进行时》栏目报道,聚焦我市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展现我市在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城乡融合、生态保护等关键领域奋勇争先的态势,展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的丰硕成果,激励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汇聚磅礴力量。敬请关注。

■文/本报记者 薛 华 谢晓龙 郭嘉琪

图/通 讯 员 周艳民

混凝土泵车伸展长臂精准浇筑,挖掘机轰鸣声此起彼伏,工程车辆往来穿梭……

4月2日,记者在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漯河市裴城水厂及配水管网项目工地看到,建设者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奋战在一线,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裴城水厂是我市引澧入颍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被列入七大民生工程,是水韵沙澧综合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更是保障郾城区全域生态补水、饮用水源置换、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支撑。

记者来到配水井施工处,只见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的工人们正在进行钢筋捆扎作业。“你看,这里便是河水变身自来水的第一道关卡。”项目总工樊乐介绍。

在这个占地约90亩的工地上,项目建设“多点开花”。“这里有配水井、预处理药剂投加间、絮凝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仓库、维修间、综合办公楼和食堂等十几个施工作业面。未来建成后,将通过取河水、杂质吸附、沉淀、过滤、除味、消毒、净化等工艺流程,使河水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周艳民说。

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我们进驻项目工地后,弘扬中建路桥‘忠诚实干 争创精品’的企业精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破解难题、全力攻坚,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用,把‘建桥先锋、筑路尖兵’的企业美誉留在当地。”项目党支部书记、经理彭敬宇说。

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卓越的管理,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了近千个精品工程。然而,这个项目的推进并非一路坦途。在施工初期,项目部遇到难啃的“硬骨头”——管道过沙河段工程。该工程采用定向钻施工技术,施工时因河床下的流沙层伴有砂浆且时刻涌动,稍有不慎泥沙就会灌入,工程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流沙像长了‘牙齿’一样,把我们的水平定向钻都‘啃’平了。”彭敬宇说。面对挑战,项目部组织专家会诊,先后提出往管道注水、用重型吊车拖入、使用滑轮组牵引三个方案。经过论证,最终选定使用滑轮组牵引方案,解决了施工难题。

“当时下着大雪,为了保证工期,我们克服种种困难,采用导向钻进、回钻扩孔等多种施工工艺,顺利把带着积雪的管线从沙河底下穿了过去,实现管道精准贯通,为全线通水扫清了障碍。”彭敬宇欣慰地说。

从技术、方案改进到用地、资金保障,在自身努力和各级政府、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的一个个难题被破解。今年开春之后,裴城水厂掀起项目建设高潮。“眼下,项目工地有14个施工作业面在满员作业,施工人员有90多名。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抢抓晴好天气,全力以赴抢进度。”彭敬宇说,目前综合办公楼主体框架已建成,东侧清水池池体浇筑已完工,西侧清水池正在进行水泥浇筑,加氯加药间地上机构模板支架正在搭设,污泥脱水机房基坑准备回填,配水管网正在加快建设,漯西工业园区管网已施工完成。

“我们争取6月底主体完工,在年底完成配水管网工程,让老百姓早日用上‘放心水’。”彭敬宇说,裴城水厂建成后将连通郾城区6个镇38个供水站,置换全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地下水源,全年可调水6400万立方米,农村受益人口30.4万人,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网、同源、同服务、同监管的目标,同时向漯西工业集聚区和淞江产业集聚区供水,为乡村振兴和保障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今天的饮水工程,明天的民生福祉。引澧入颍工程通过水资源科学调配,助力我市水资源优化、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改善,实现生态调水、水系连通。到明年春天,当地村民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与城市同质的自来水,工业园区用水也更加有保障。如今,这座融合智慧水务系统的现代化水厂,不仅承载着城乡供水同网同源的民生期盼,更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