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9日 星期

贯彻落实河南省2025年 重点民生实事责任分工


一、提升就业服务保障能力

(一)持续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7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1.9万人以上。

主要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相关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供销社、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二)全市组织不少于450名大学生开展就业见习,举办招聘会不少于220场次,新(改)建2个县级零工市场,新(改)建44个零工驿站和3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主要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相关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二、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工程

全面排查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消防设施和安保器材方面的不足和短板,针对性加强8所幼儿园、5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5所高中教育阶段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安全防范设施设备保障,预防和减少校园安全事件(故)发生,提升校园本质安全水平。

主要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相关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三、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全年排查不少于101个存在安全隐患的路口,新建减速带、爆闪灯、照明灯、凸面镜等交通安全设施;排查不少于12个发生过伤亡交通事故的重点隐患路口,加装道路安全预警系统;举办不少于25场“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

主要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相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四、提升农村道路和客货邮物流配送服务质效

(一)新(改)建标准化“一点多能”物流快递服务点15个,新增客货邮融合线路4条,打通农村物流、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

主要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相关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二)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80公里。

主要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相关责任单位: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五、提升农村普惠养老服务能力

实现32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主要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相关责任单位: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六、增加免费或低收费体育场馆供给

全年建设不少于3个满足全龄段人群需求的多功能运动场,推动3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居民提供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少于0.9万人次。

主要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七、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新建公共充电终端800个以上,加快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后一公里”问题。

主要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相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国网漯河供电公司

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线培训,全年培训3837人以上。

主要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相关责任单位: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九、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

(一)对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适龄妇女免费开展一次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全年宫颈癌、乳腺癌各完成筛查不少于32810人;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免费进行产前诊断,2025年全市孕早中期产前筛查覆盖率达到65%,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9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5%。

主要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相关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妇联、市残联,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二)对具有我市户籍或居住证且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救助,全年救助不少于850人。

主要责任单位:市残联

相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审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疗保障局,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

全年为不少于600名留守儿童、新就业群体家庭子女、流动儿童、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等重点青少年群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针对建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持续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面向全市青少年组织不少于210场次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团辅活动,实现超过750人次线下青少年个案咨询,切实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主要责任单位:团市委

相关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