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星期

舞阳:文旅资源“活”起来 带动消费“热”起来


本报讯(记者 李宜书 孙 震)春和景明启新篇,文旅融合绘盛景。清明假期,舞阳县迎来了春节后又一个旅游小高峰,实现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增长。

4月4日,贾湖遗址博物馆游人如织。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游客驻足观看场馆内展陈的文物,探索人类文明起源,通过声、光、电、影全方位感受贾湖文化的魅力。贾湖旅游火爆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在贾湖村打造的贾湖农文旅示范带,村民贾成永告诉记者,他家临湖的几间民宿早已被预订。北舞渡闪国雨胡辣汤负责人闪国雨说:“假期,来贾湖遗址博物馆参观的人很多。我每天能卖出2000多碗胡辣汤。”

在孟寨镇,千亩桃花、梨花竞相绽放,花瓣随风飘落煞是好看,花香沁人心脾。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花海中拍照打卡。

在莲花镇大赵村、小赵村,千亩油菜花构成一幅金色画卷。这场以花为媒的春日盛会,每天吸引数千名游客前来。

“又来人了!这两天来玩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4月5日,辛安镇石桥村大型游乐园里,游客排队体验各种游乐设施,兼职检票员的村民刘珊珊忙得不亦乐乎。

中午,石桥大食堂飘出阵阵饭香。“饭菜好吃,价格也不贵。”正在村里开展研学活动的老师告诉记者,学生可以在游乐园里拓展训练,还可以在共享菜园、油坊里体验农耕劳作。

“听说袁集村的牡丹花开了,今天专门和家人一起过来看看,花香四溢,真的好漂亮!”4月6日上午,正在保和乡袁集村赏花的郭玉杰高兴地说。

放眼望去,袁集村数百亩牡丹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慕名而来的游客三五成群赏花观景、休闲漫步。袁家宴美食园、农耕博物馆、樱花主题游园、葡萄产业园,还有陈谢兵团解放舞阳作战指挥部旧址、国防教育基地、汉服文化交流中心、汝瓷文化体验馆等,接待游客数量持续增长。

在舞阳县城,以舞阳农民画、古色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串联成的农民画院、城隍庙、开元寺、青年救国会旧址等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现在游客更青睐独特性、沉浸式的旅游体验。”舞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说。2024年,舞阳县以促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挖文旅资源,聚焦文旅项目,打造文旅品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舞阳县积极践行“文化点亮城市”理念,深入实施“以文增信”战略,聚焦实现全域旅游,深挖文旅资源,突出项目支撑,强化宣传推介,推动全县文旅产业“从有向优、从有向新”跨越式发展,加快打造中原文化旅游强县。

聚焦贾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目标,推进贾湖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构建文旅业态丰富、市场活力迸发、设施配套完善、整体消费能力提升的新格局,不断激发文旅文创融合创新发展新动能。

抓实规划编制、项目建设、融合发展、宣传推介四大重点工作。坚持“规划先行”理念,编写贾湖文化传承创新区总体规划初稿,为贾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有力遵循。围绕贾湖考古遗址公园、胡辣汤文化产业园、贾湖村“一湖两岸”提升等全县文旅领域重点项目,推动文旅产业加快融合、提速发展;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积极打造贾湖遗址公园、贾湖村、胡辣汤文化产业园等贾湖文化精品旅游线路,袁集村、林下庄园、贾湖酒文化园和石桥村等乡村旅游线路。探索实施“文创产品进百店”行动,推动贾湖文化元素伴手礼、盐浴衍生品、贾湖骨笛、贾湖陶等特色精品走向市场,让游客既能玩得好,也能记得住,还能带得走。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