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李沛真
“中草药很难种,技术门槛较高。播种时,种子埋深了,芽儿憋在土里出不来;埋浅了,幼苗扎根不稳,难以存活。浇水的时间也很有讲究,白天浇水易导致烂根,只能在晚上进行。”4月9日,召陵区万金镇李庄村的中草药种植大户徐向阳边在田间观察新种下的白术、白芷等的生长情况边对记者说。
2018年,经朋友推荐,徐向阳开始学习中草药种植。第一年,他尝试种了10亩白术,但因为不了解种植技术和市场行情,亏损了2万多元。但他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向懂技术的朋友请教,并前往安徽亳州、河南沈丘等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
随着经验的积累,徐向阳逐渐成为村里中草药种植的行家,种植规模也逐年扩大。如今,徐向阳在李庄村和附近的杨庄村、张庄村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用来种植白术、丹参、防风、白芷等中草药。
“现在正是除草、施肥的关键阶段。”徐向阳说,为了提高效率,他新购置了植保无人机。“以往人工施肥耗时耗力,使用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200多亩地的施肥作业。”徐向阳说。每天,他都穿梭在田间,精心呵护中草药的生长。
“中草药的价格波动比较大,行情好的时候收入很可观。”徐向阳告诉记者。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有许多人加入中草药种植的行列。今年60岁的李勤枝最初跟着徐向阳干活,三年前开始种中草药。“我家主要种白芷。从最初的12亩扩展到了现在的30多亩,收入比以前提高了许多。”李勤枝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