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召陵区召陵镇按照“党建引领、多元分配、科技支撑、补链强链、融合发展”工作要求,狠抓产业发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打造蜜薯小镇,助力群众增收,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
选好主导产业,找准突破口。为选好主导产业,该镇邀请省农科院、中原农谷公司和市、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深入考察,结合白庄岗高土厚优势,经过严谨分析与研讨,最终将优质、高产、抗病性强、口感上乘的“烟薯25”选定为主要种植品种,并由此确立了发展蜜薯产业的清晰方向。为强化统筹领导,全力推进蜜薯小镇建设,该镇成立蜜薯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蜜薯小镇建设研讨会,聚焦土地流转、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等难题,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各方资源,精准施策发力,确保蜜薯小镇建设有序推进。为科学规划蜜薯产业发展,该镇聘请中原农谷有限公司专家,高标准编制“一园、四库、一中心”(白庄村集体经济产业园,白庄、辛庄、柿园王、大马蜜薯保鲜库,蜜薯分拨中心)规划,全力打造蜜薯小镇。目前,该镇蜜薯种植规模已达1.3万多亩,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多元分配,筑牢群众增收根基。该镇在白庄村建成占地70亩的“烟薯25”种苗繁育基地。该基地是我省唯一的“烟薯25”种苗繁育基地。为保证种苗繁育基地正常运营,该镇按照“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把其托管给漯河序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获得收益后,运营公司、村集体、农户按比例分红。白庄村还与漯河竹茂实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流转土地100亩,建设暖棚2座、冷棚15座,建成双汇第三工业园绿色蔬菜供应基地,村集体每年可增收12万元,农户亩均可收入1600元。
科技支撑,赋予产业新动能。白庄村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签订甘薯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聘请国家蜜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唐忠厚教授为技术指导,高标准建设村级蜜薯实验室。同时,与郑州师范学院签订技术研发协议,聘请该学院蒋素华教授为技术指导,探索建立蜜薯技术研发实验室,构建“高校—研究院—企业—合作社”四方研发机制,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培训,推动蜜薯品质提升,助力农民增收。
拓宽销路,提升发展持久力。打造电商物流基地,注册“齐楚商会”区域化公共品牌,把蜜薯统一包装进行线上直播销售,将“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好价格”。与漯河城投产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区域公共品牌进行线上、线下销售,进一步拓宽蜜薯销售渠道。建设集仓储、分拣、淀粉深加工为一体的蜜薯分拨中心,与中誉宠物食品公司、安为先公司签订销售协议,进行线下订单销售。
目前,召陵镇蜜薯产业已初步形成“种苗生产+规模化种植”发展模式。
况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