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加强自然、生态、文化等要素与农业产业创意融合,优化配置,有效提升农业附加值。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电商生态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多渠道加快惠农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全区1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27家农民合作社、368个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合作,推广“三方分享”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坚持城乡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将全区142个行政村划分成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片促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数字乡村等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创新,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化平安创建,倡树文明新风,加快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活力。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明确产权归属,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