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双减”背景下,漯河四高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按下科学教育“加速键”。2023年9月,该校成立了科学教育领导小组,制订《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关于加强新时代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计划通过3年时间,健全学校科学教育体系,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提升师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
漯河四高积极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针对教材、教学、师资、考评、资源等方面重点难点问题,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探索破解保障难题,通过财政投入、企业赞助等拓宽资金来源;探索破解师资难题,通过申请落实岗位编制、完善激励机制、落实落细教研培训方案等建强教师队伍,形成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支撑。
该校聚焦“教学评”一体化、跨学科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等,探索适合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教育模式,打造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名师队伍和特色课程等。探索科学教育多元评价方式,建立师生科学素养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等,加强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形成校内科学育人的系统方案。
探索建立多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漯河四高持续健全课程育人体系,落实《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充分挖掘漯河本土资源,开发适合高中生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探索建立课内、课后、校外等多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将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
针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信息技术学科,重点抓好实验教学,完善实验校本课程,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科学及相关学科教学设备配置要求,加强实验室建设。保障实验教学时间,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新方法,实施启发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学生深度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
持续开展“校馆合作”提质行动
漯河四高制订“校馆合作”计划,建立健全学校与科学教育场馆合作长效机制,加强“校馆联动”,打造丰富多彩的高中生科学教育“第二课堂”。推动公益科普资源进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丰富科学教育课程。提倡并组织学生走进科学教育场馆参加科学主题研学活动。组织师生走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科技企业、“三农”类场所、自然资源类场所等,如市科技馆、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中原食品实验室等,引导师生研究科学课题和项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漯河四高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等科学类课程教师和科学辅导员,大力落实科学专职教师岗位编制,并积极招录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的高中科学类课程专业教师。该校实施科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大科学教师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科学教师参加科学探究实验能力交流展示活动和教学创新大赛等,培育了一批科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芮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