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星 李怡昕 图/王 尚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今年以来,郾城区以省委“四高四争先”为引领,以“三城”建设为蓝图,以“三区”建设为路径,全力稳住基本盘、创造增长点、培育新动能、筑牢安全线,以蓬勃之势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一幅郾城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2024年,我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8亿元,同比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7.8%。”郾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温元哲说。
聚焦产业升级 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勇争先
在郾城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中原食品实验室6万平方米的新实验室大楼建成启用,河南食品科创园4.5万平方米中试基地、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即将建成,中原食品科创城概念性规划成为行业典范。据悉,中原食品实验室已初步形成“实验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聚焦营养健康、食药同源和未来食品三大方向,已突破32项关键技术,获得19项专利授权,并成功推动11款创新产品上市。
产业格局重塑重振,“益生菌+”“塔格糖+”“生物酶制剂+”等生物制造赛道异军突起;郾城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成为河南省创新引领十强开发区,跻身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育库;规上工业企业总量翻番,达到136家,初步形成“一城十五园五集群”产业格局。主导产业加速壮大,健康食品、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7.2%。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微康生物人用菌粉产能达到世界第三,4家市“倍增工程”企业、19家“亿元企业培育工程”企业产值、营业收入均同比增长8%以上。新质生产力加速集聚,传统产业新型化率、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均超过25%,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1个,总投资184.7亿元;培育出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重大项目加速实施,在建工业项目31个,总投资319.5亿元,“益生菌+”产业园、功能性代糖产业园、瑞和速食产业园、银发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恒达食品酶制剂项目进入中试阶段。
深化开放创新 在高水平开放舞台上展新姿
创新能级持续跃升,中原食品实验室、河南食品科创园、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三位一体”创新格局初步形成,会聚14名院士等一大批全国食品领域顶尖科学家,取得了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一批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食品创新核心区全面起势,微康生物作为亚洲最大的益生菌单体生产工厂,凭借益生菌原料出口,产品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豫鼎源自2019年起,依靠预制菜终端产品出海,打入韩国市场,在首尔、釜山深受欢迎。两家公司均以“技术赋能+市场深耕”的外贸双轮驱动模式,在国际市场稳步前行,成为郾城食品产业高水平开放的成功案例。
益恒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条年产1万吨塔格糖生产线建成投产后,产量逐步提升,产品供不应求,多家知名食品企业主动联系提出合作意向。“第二条塔格糖生产线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建设,二期工程我们计划投资40亿元,主要建设年产4万吨的塔格糖生产车间等,并将在年底前实现投产。”该公司董事长张金阳说。
创新主体蓬勃增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4家,省级瞪羚企业达到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0家,均创历史新高。创新平台突破成势,微康生物牵头组建河南省功能性益生菌食品产业研究院,填补全省空白;益生菌联合实验室、塔格糖研发实验室建成投用;省、市级研发平台均达到11个,创历史新高。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到96%,实现公共预算科技支出1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2亿元、技术服务合同登记额5亿元。
漯河市天衡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益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到创新“双招双引”工作机制,从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枢纽节点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郾城区正以“四高四争先”战略为引领,以更高视野链接全球资源,向着更高水平开放阔步前行。
提升管理水平 在高效能治理实践中当标杆
城市交通日趋便捷,周漯平高速、平漯周高铁、西环路北延等重大交通工程保障有力,新107国道郾城段建成通车;打通岷江路、华山南路等“断头路”、半幅路7条,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功能短板日趋补齐,改造老旧小区25个、惠及居民3400多户,2000年以前小区全部完成改造,新增供暖面积248万平方米;实施防汛复盘项目11个,新建雨污水管网38公里,清淤排水管网100多公里,消除了一批多年来逢雨必淹的易涝点位。城市管理日趋精细,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拆除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区违建184处、3.6万平方米,沙河城区段成为全省首批淮河流域幸福河湖。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投入4900万元实施衔接乡村振兴项目59个,发放精准扶贫贷款4831万元,消除410户致贫返贫风险。粮食安全持续加强,五虎庙灌区、平原洼地治理等农田水利项目加快建设,农田干支渠连通率达到80%,沟渠连通工程成为全省观摩点;粮食总产38.1万吨,再获丰收。现代农业持续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创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绿色农产品7个,连续17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区。乡村建设持续加快,实施乡村建设项目65个,新建农村公路15.7公里,改造危桥8座,建成“四好农村路”12条;农村饮水提标工程全面覆盖,13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实现翻番,创建“五星”支部5个、“三结合”示范乡镇2个。
增进民生福祉 在高品质生活答卷上出实绩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郾城区在基础设施、养老服务、教育保障、就业创业等领域持续发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落实民生资金18.6亿元,惠及群众43.8万人次,发放创业贷款756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6853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达90%以上,充分展现了该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扎实工作,为全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加快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建设。目前,康复医院主体大楼已施工至地上十层,预计今年10月份完成主体封顶;介护式公寓已施工至主体封顶阶段,预计10月份达到竣工验收条件。致力将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打造成“产学研+医康养、制造业+服务业、适老化+抗衰老”的银发经济示范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婴幼儿托育纳入学前教育体系,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健康郾城加快建设,建成“医育结合”基地4个,郾城区人民医院成为全省排名前二十的“二甲”医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创成省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示范区。养老服务提档升级,老年康复医院、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中心、善济康复护理学院加速建设,医养结合为五级养老服务体系赋能提质。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我们将按照‘三区四高五集群’发展思路,在创新中突破,在治理中增效,在惠民中聚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郾城新篇章,为我市打造现代化食品名城注入郾城力量。”郾城区委书记李占宾说。
漯河微康生物有限公司
益生菌冻干粉
新一代代糖——
塔格糖
河南益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安迈康
宠物示范产品
安迈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
版式/付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