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 赢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召陵区委宣传部提供
五月的沙澧大地,繁花似锦,万物并秀。乘着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开幕的东风,召陵区抢抓机遇、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强化担当,真抓实干,强产业、优服务、促振兴,厚植兴业沃土,用崭新的面貌喜迎八方来客。
铺展今日召陵画卷,一幅幅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行稳致远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上项目扩投资 筑牢经济稳定增长新支撑
精准招引抓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六职”带动全员招商、产业链专班招商、驻外招商分局专业招商作用;加快建设招商“三支队伍”,一季度完成整体框架搭建、开始实体化运行。上半年,计划高标准筹办中国(漯河)宠物供应链大会,全年开展“双招双推”活动2次以上。依托食博会、消博会等各类经贸活动,开展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第三方招商,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110亿元以上。
闭环管理抓项目建设。优化“四大办”统筹会商、“指挥部+工作专班”项目闭环推进工作机制,紧盯19个省、市重点项目,做实前期准备,加快手续办理,强化资金保障,按计划节点开工建设。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30个以上、投产项目20个以上,项目投产率、达效率均达到90%以上。全力推进亿元以上新开工产业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市定项目入库目标任务。同时,继续服务保障好新107国道、平漯周高速铁路等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成投用。
主动对接抓项目保障。优化政银企对接服务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支持项目建设;加强向上对接,争取专项债项目进入发行库28个以上,到位债券资金5亿元以上,争取中央预算内、超长期国债等政策性资金3亿元以上,做实资金服务保障。报批土地400亩,出让土地600亩,争取省计划指标400亩;盘活低效用地300亩、闲置厂房3万平方米以上,做实用地服务保障。计划引进博士生或副高以上职称高层次人才5名以上、潜力人才800名以上,实施人才项目10个以上,做实人才服务保障。
补链条聚集群 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新优势
拉长绿色食品产业链条。聚焦建设高端食品产业集聚区,突出双汇、正大、中誉等企业龙头引领作用,推动食品产业增量提质。支持双汇团餐拓展多场景应用模式,帮助企业多场景复制推广;对接双汇15万吨高温肉制品、智能食品机械制造、团餐食材直供基地、胶原蛋白肠衣生产、PVDC肠衣膜包装、冷链物流等后续项目落地实施。推动正大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年底实现满产达效;推动宠物经济专业园二期二季度实现满产达效、宠物经济专业园三期三季度开工建设,加力招引一批优秀宠物企业入驻宠物经济专业园区。围绕食品产业链发展需求,发挥中原食品实验室“名片效应”,招引一批延链补链项目落地,着力补齐牛羊肉加工、食用油脂等产业链缺失环节。
建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际华3515“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永光电力“智能焊接机器人”、优肯液压“液压软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形成新质生产力有效支撑;加快推进储能和电池制造项目;抢抓先进地区产业转移机遇,依托电力装备产业园和智能制造产业园,承接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为装备制造业发展蓄能增势。际华3515军品产业园二期已建好4栋厂房,加快入驻3514等项目;争取上半年建成投用鞋靴智能化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推动33家中小皮革制品企业向规模化和品牌化转型,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力争全区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鞋革制品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
做大电商物流产业招牌。围绕打造电商产业示范区,用好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招牌,依托淘宝、北宋文化传媒等电商企业,加强与全市食品企业资源对接,谋划电商产业发展论坛、网红直播带货、年货节等活动,赋能食品产业发展;引进一批知名电商项目,推动电商产业有效集聚,力争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100亿元以上。围绕打造物流产业示范区,进一步巩固区位交通优势和全省第二大快递物流分拨转运中心优势,谋划实施新107国道与城乡道路路网连通工程;加快物流项目建设进度,年底前实现中邮项目综合办公楼及厂房主体完工,韵达项目综合办公楼交付使用、厂房主体完工;加大优质物流项目引进力度,壮大物流产业集群。争取电商物流产业年税收保持在1.1亿元以上。
发挥重点骨干企业优势。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四项对接”等助企帮扶活动,完善包联、包保企业工作机制,优化企业问题解决机制,积极推广“科技贷”“订单贷”,推出“宠物贷”“电商贷”,“一企一策”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强化工业企业重点指标监测,重点关注双汇和正大等龙头企业、4家倍增工程企业、13家亿元培育企业以及欧麦食品等高成长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接行业稳增长措施,找准与上级政策的结合点,助力重点骨干企业提升效益,力争全年产值增长10%以上。建立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库,新培育入库规上工业企业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拓展企业对外发展空间。发挥智能物联港公共保税仓作用,打造进出口贸易一站式服务平台,帮助本地企业打通出口备案、报关清关等“出海”堵点,对接国外优质供应链资源,为宠物经济企业提供牛羊禽等大宗肉类原料进口服务,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保税仓运营效益。积极与中国马来西亚商会、欧中企业联合会、英国河南商会等国际商协会、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拓宽外资引进渠道。培育跨境电商新型贸易业态,引进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6亿美元。引导高端食品、宠物食品、装备制造等企业拓展国际贸易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货物贸易出口增长10%以上。
强投入促创新 激活高质高效发展新动能
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力度。财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长20%以上,谋划实施研发项目300个以上,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3亿元以上,“科技贷”业务投放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帮助企业争取上级创新奖补资金500万元以上,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推动正常生产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100%。
加大“三化”改造实施力度。实施一批工业转型发展项目,拟申报项目可争取上级政策资金1400万元以上。支持际华3515申报省级技改示范项目、红黄蓝电子申报省级“机器换人”示范项目、亿博科技申报国家级质量标杆、际华3515和正宇电气申报省级质量标杆。支持际华3515申报省级智能工厂、银鸽生活纸和正宇电气申报省级智能车间、中誉宠物申报省级优秀智能应用场景项目,推动科莱堡科技、欧洋电气完成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中誉宠物加快创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正宇电气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银鸽生活纸和亿博科技申报省级绿色工厂。
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建立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6家,新认定2家以上;支持正宇电气、永光电力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争取实现国家级零的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以上。
加大创新平台对接力度。探索建立企业研发需求库、成果库,积极融入全国科技大市场体系,吸引科技成果到召陵转化落地。加快推动双汇、正大等企业研发活动入驻中原食品实验室,支持中誉宠物与中国工程院李德发院士团队合作建立省级创新平台、省级产业研究院,通过与中原食品实验室、中国工程院李德发院士团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深化合作,形成食品产业和宠物经济产业新质生产力高地。推动漯河田康农业与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深化对接,提升甘薯产业发展质效。鼓励际华3515盘点存量中试设施资源,打造功能鞋靴中试基地;依托际华3515皮革皮鞋研究院,巩固提升国家级功能鞋靴工业设计中心、省级产业研究院研发能力。支持永光电力与广西大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合作,申请更多发明专利。支持创新平台发挥引领作用,高效推进研发成果转化。
如今的召陵区,已成为开放包容、活力迸发、创新创业的沃土。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召陵区正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思维,锚定省委“四高四争先”,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谋划,全力扩投资稳增长、促消费增活力、聚产业提效益,奋力实现“三区三基地一家园”建设目标,开创现代化召陵建设新局面。
版式/付广亚
召陵区俯瞰图 本报记者 焦海洋 摄
魅力召陵 本报记者 王嘉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