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榕 翟惠莹
这是一个活力迸发的现代化新区,沙澧两河环绕,生态宜居,高铁枢纽配套完善,是漯河的城市经济核心区、城市建设新名片。如今的西城区,已成为展示漯河现代化城市形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西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总体战略,坚定不移朝着“城市经济核心区、城市建设新名片”的功能定位和“五聚”目标奋力前行。全区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提质、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书写出浓墨重彩的时代篇章。
产业为基强支撑 城市经济韧性彰显
西城区以聚人气、聚活动、聚品牌、聚业态、聚服务为重点突破方向,抓招商、上项目、兴产业,城市经济活力迸发,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招商开放成效显著。把招商项目引育作为一号工程,围绕金融保险、数字经济、商业文旅、知名企业总部、专业中介服务等方面,扎实开展“六职+全员”招商,先后赴深圳、北京、上海、泉州、杭州、乌鲁木齐、西安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成功举办“开门红”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西城区区情说明会、匈牙利河南总商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等推介活动,河南铁建投集团区域开发项目、漯河数据交易中心项目、网络直播文旅新业态项目、青少年海洋教育综合实践基地项目、新能源储能配电项目等一批大项目签约落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西城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通过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西城区的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
项目建设实现新提升。做深项目谋划。对标市委书记秦保强“七个围绕”新要求,围绕完善高水平高中和高水平医院周边服务配套,谋划政策性资金项目32个,总投资29.7亿元,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实项目推进。省、市重点项目中南大数据中心已竣工验收,万达广场建成开业,高水平医院、高水平高中即将投用。同时,中食数联、邮储银行等项目建成营业,平漯周高铁西城区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做好项目保障。认真做好项目入库工作,扎实开展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同时,紧盯项目用地需求,提前完成平漯周高铁、高水平高中等重点项目土地征收工作,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
产业创新迈上新起点。把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发展作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方向。同时,重点发力大数据科技、金融保险、高端商贸等相关产业,以万达广场为依托,发展夜经济、首店经济等业态,全面激活消费市场潜力,多维发力、精准施策,重点领域消费潜力加速释放。万达广场开业以来,已累计实现营业额1.8亿元、接待顾客700万人次以上,在全省26家万达广场中位列第一方阵,成为引领全市消费的“爆点”。2024年,西城区新入库“四上”企业9家,培育规模以上企业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企业42家,集聚各类中介服务企业160余家,区内企业全年营业收入约53亿元。12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公司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西城区的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不断提升。
水韵西城润底色 城市名片不断擦亮
西城区聚焦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不断加快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擦亮城市建设新名片,为人民群众打造了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环境。
以水润城注活力。畅游沙澧河堤岸花海,泛舟18公里水系,漫步小南湖公园,如同穿行在画中,水韵西城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西城区充分利用沙澧两河自然环抱水资源优势,采取澧河引水、沙河出水模式,将两河与主城区18公里环城水系有机贯通,形成内外双循环的城市水系格局。沿水系高标准打造20公里休闲乐道,水系串联全区购物广场、社区、商务楼宇等重要节点,先后建成40余座迷你版“世界名桥”;立足生态宜居需求,沿水系建成悦和园、笑春园等15个生态游园,形成“活水穿城过、乐道两岸行”的景观效果,为市民营造了沉浸式体验的滨水空间。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抢抓平漯周高铁建设和融入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遇,做好城市行政功能疏解承接,深入谋划沙澧连通工程东西两岸土地综合开发。高质量完成城市更新项目,花溪湿地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工程(长江路段)、秋枫园、西城区排水管网疏通检测修复项目完工,平漯周高铁、漯舞快速路等省、市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新西环、许信高速建成通车,月湾湖西路、澧北新路新建工程贯通,学校、医院和商场等各类城市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全区路网更加完善:完成长江路提升、花溪湿地公园、沿长江路楼宇亮化等城市提升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管理精益求精。坚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坚持划小网格精细管理,持续开展“六大周边”、城市“牛皮癣”等专项整治行动,巩固“双违”治理成果,加大漯河西站广场周边综合治理力度,高质量完成漯河西站广场提升工程。以漯河万达新商圈综合提升工程为抓手,开展非遗展演年、群艺堂“戏曲大舞台”、“水韵西城·千机飞”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带动整个商圈形成消费新场景。充分利用奥特莱斯现有场地资源,承办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西城分会场相关活动,确保食博会分会场活动顺利举办,西城魅力精彩绽放。
惠企利民优服务 发展环境再优化
西城区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致力打造投资兴业的宝地和安居乐业的沃土。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对企业、商户提供便利服务,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提高服务企业效率,实现企业1小时快速领取营业执照;探索开展“网上办、一次办、一窗通办”业务,极大降低群众办照成本。持续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全覆盖。创新帮扶方式。通过服务企业周例会、项目建设周例会、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难题,问题办结率达100%。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实施“信用+监管”,全面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实现“以管促放”“以管促活”。认真筛选辖区经营好、讲诚信的经营主体予以表彰,推动辖区经营主体诚信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高质量完成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任务,156项政务服务事项均已入驻。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聚焦关键领域,优化保障政策,丰富服务供给,将“幸福伞”稳稳撑在百姓心间。坚持把“过紧日子”作为基本方针长期坚持,确保民生支出在各项支出中的优先地位。2024年,西城区承担的省定、市定民生实事全部完成,部分超额完成;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年度目标的206.2%。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深入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着力打造清洁美观、舒适宜居的乡村环境。月湾湖、古郾等5个社区“一社区一特色”,“红色代办”等服务成为西城区品牌。在中宣部主办的“四个100”评选活动中,月湾湖社区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聚焦问题楼盘,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保障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不间断开展“拉网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发现的问题隐患均已完成整改。以“防风险、守底线”护航行动为中心,深化“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及时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社会大局更加稳定。
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西城区将继续秉持初心、勇担使命,以发展为笔、实干为墨,在沙澧大地描绘绚丽画卷、书写辉煌篇章。
版式/付广亚
漯河现代化城市建设新名片 本报记者 焦海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