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新华
忙碌了一天,吃过晚饭后,我终于可以坐到卧室窗边的书桌前。我没有立刻去读书,而是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最近琐事颇多,内心始终不得轻松。之前每遇困境、身心俱疲时,我都会留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光,或冥想,或阅读。待心绪平复,心境往往就会有所转变。中年人的悲喜就像一场独角戏,心似舞台,剧情是否精彩不过在转念之间。
翻开迟子建的散文集《我的世界下雪了》,接着未看的篇章继续读。那些文字像一块浮木托着我,让我渐渐安定下来,内心不再慌乱。一页页看下去,似乎在和挚友秉烛畅谈。文中那些春天的花儿、天边的云絮、漫卷的雪花似乎与我心有灵犀。我和作者一样,对这些自然之物都怀着深深的喜爱之情。“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文中的话也正是我的所思所想。如遇知己的欣喜,充盈着阅读的每一刻。
一扎进书里,似乎忘了时间。等我再次看向闹钟时,发现已经接近深夜。我起身站在窗前,活动一下身体,惊觉窗外不似往日漆黑,纱帘外似有柔光浮动。拉开窗帘,我不禁惊呼了一声:“好美!”一轮圆月悬挂在夜空中,皎洁清亮。我关掉房间的灯,刹那间,月光如水,洒满整个房间。地上、书桌上像是铺了一块月白色的丝绸,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抚触。
房间笼罩在月色静谧、唯美的光影下。我静静地凝望着明月,想到当年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苏轼写下的那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随缘自适与怡然旷达,千百年来给予了无数人安慰与启发。
人生坎坷常有,清风明月亦常在,不同的是,以怎样的心境去看待它。困境磨炼了心智,明月抚慰了心灵,而这一切,都是生命独有的体验。若困于得失,关闭了感知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心门,我们失去的不仅是风景,也错过了本应属于生命的丰盛和浪漫呀!
月亮缓缓升高,那块月白色的丝绸移到了枕头上。我手指轻弹枕头,幻想有《月光曲》在指间流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沉醉在月色的清幽和意境里,今晚且枕着月光入眠,跃入那个澄澈的梦境,让所有的失意离愁化为满天星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