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7月7日 星期

八旬老人坚持义务捡垃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活到老干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我这是举手之劳,不值一提。”“我是发自内心地爱国、爱党、爱人民,不图名、不图利。”……7月3日,一段老人街头捡垃圾的视频在网络走红,被众多网友点赞、转发。7月4日,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

当天上午9点多,在市区解放南路,这位身材瘦小、头发花白的老人一手攥塑料袋,一手熟练地用垃圾捡拾器夹起烟头、纸屑等。老人叫华金凤,今年87岁,目前和女儿一起居住。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不分年龄大小。我捡垃圾是心甘情愿的。大街上干净了,大家看着舒心,我也高兴。”老人说,每次捡完垃圾,她心情都很好。最初,她徒手捡垃圾。子女心疼她,特意为她买了垃圾捡拾器。“我已经用坏一个了,这是第二个。”老人向记者展示她手里的工具,眼神里满是骄傲。

“母亲捡垃圾已有好多年。早些年她到处捡垃圾,如今年纪大了,活动范围就固定在从家到烟厂花园这一带。”老人的三女儿鹿会杰说,她母亲平时生活节俭,只要有人遇到困难就主动伸出援手。在老人的影响下,后辈也都养成了捡垃圾的习惯,出门见到垃圾就会主动扔到垃圾桶里。每年寒暑假,他们还会专门带着孩子外出捡垃圾。

7月4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城市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孙海武专程看望了华金凤老人。“老人捡拾垃圾的身影,是城市文明流动的风景。她用行动无声地教育着每一个人,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如果大家都能像老人一样,我们的城市一定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好。”孙海武说。

记者手记:

交谈全程,老人始终面带笑容,从容淡然。“这点儿小事,不值一提。”“我做的事不值得声张。”……老人反复说着这样的话。然而,正是她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汇聚成了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深深触动着记者的心灵。

这位老人用日复一日的坚持为城市环境贡献力量。更令人感动的是,老人用言传身教,带动全家养成了捡拾垃圾的习惯,让爱护环境的理念代代相传,成为一种珍贵的家风。

文明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还是内心的道德自觉。如果每个人都能像这位老人一样,文明便会如春风化雨般润泽万物,成风化俗自然水到渠成。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