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7月8日 星期

“三链同构”锻造漯河小麦金色未来


(上接01版)

河南豪峰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闽商企业,2003年入驻临颍县,如今已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行政经理查继红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有蛋糕、面包、华夫饼、爆米花、米果等产品100余种,其中70%以上的产品都会用到面粉,年采购量超过1万吨。“我们来这里建厂,除了看中这里的交通区位优势,还看中了这里是优质小麦核心产区。”

漯河晋江福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河南豪峰食品有限公司所在的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有60多家食品企业在此汇聚,并入驻了物流、包装、检测、营销等配套企业,构筑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这里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不仅能就近找到我们想要的原材料,还有一批物流、快递公司为电商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撑。”查继红说。

近年来,漯河市鼓励同食品产业相关企业连片发展,支持上下游企业协作生产,完成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形成了从小麦种植到食品生产研发、从包装印刷到物流冷链电商的完整产业链和较为完善的食品产业生态。

追“新”逐“质”

麦香飘九州

走进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一条条休闲食品生产线正加紧生产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的健康童趣系列食品。

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静说,对原料、配方、工艺不断进行创新是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在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的帮助下,我们不断改良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仅鱼酥条一个项目一年就能增加收入4000万元。”

在漯河恒达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中原食品实验室的专家团队与企业研发团队共同研究,实现了面包口感和健康的完美平衡。“公司改进技术,将蔗糖转化为益生元,不仅降低了产品含糖量,还增加了膳食纤维。”该公司负责人说。

在漯河,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借助科技力量开发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成立于2022年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是河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实验室之一,被誉为河南食品产业的“最强大脑”。这里汇聚了14名院士、29名国家杰青或长江学者、120名全职科研人才,科研团队规模超300人。

中原食品实验室执行副主任陈历水表示,实验室采取“企业下单—政府接单—实验室研发”的模式,发挥科研、人才、技术等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服务漯河、河南乃至全国的食品企业,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从企业提出需求到产品落地只花了两三个月时间。”河南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丽军介绍,在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帮助下,公司快速解决了新产品山药雪花片薄厚不均、卖相不佳的问题。

目前,中原食品实验室主要围绕营养健康、食药同源和未来食品进行研发,已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营养健康类16项、食药同源类8项、未来食品类1项。两年多来,中原食品实验室已为26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530多次,成为40余家全国重点食品企业的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合作伙伴。

食品产业一头连接田间,一头连接市民餐桌,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漯河市依托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中国食品名城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坚持‘三链同构、农食融合’发展模式,做强精深食品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小麦深加工,走出了一条粮食连年增产、农民稳定增收、企业持续增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漯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据《河南日报农村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