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果在外就餐后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家长要特别警惕,这可能是得了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通常因进食不洁、生冷或刺激性食物而诱发,多发于夏秋季节,常由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儿童,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
我国小儿急性肠胃炎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有两个发病季节高峰,一个为6月至8月,另一个为10月至12月。
大部分肠胃炎主要由四种病原体所致: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婴儿与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4个月大的婴幼儿,是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
对于病毒性肠胃炎而言,病程一般是自限的,多为1周至2周,家长主要做好预防和治疗脱水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没有出现频繁呕吐、腹泻,那么家长需要做的是多次让孩子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情况的出现。
对于重度脱水而言,如果孩子的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精神萎靡,拒食拒奶等,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了。
急性肠胃炎治疗措施:
急性肠胃炎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禁食,但无论禁食与否,都应在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多喝水。少食多餐,尤其是婴幼儿,进食少油、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混合食物。
急性肠胃炎怎么预防?
1.注意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2.家庭成员患病时,其呕吐物和饮食用具要严格消毒。
3.对于婴幼儿患者,家长应注意乳品的保存以及奶具、食具、便器、玩具的定期消毒。
4.不吃生的食物,不饮生水,不吃放置时间过久或变质过期的食品。
5.夏秋季节为急性肠胃炎的高发期,尽量不到人群聚集场所。肖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