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7月29日 星期

申素华:用爱守护学生成长

申素华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昂泽,假期预习计划执行得怎么样?八年级课程难度会提高,一定要做好预习,有问题随时找我……”7月26日,召陵区实验中学教师申素华以打电话的方式进行家访。她叮嘱学生在假期提前预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建议。

申素华是召陵区实验中学初中部英语教师兼班主任。执教25年来,她始终坚守教育一线,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教育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引导与陪伴。”申素华说。在她看来,班级管理绝非简单的管纪律,而是一项需要科学设计的育人工程。为此,她潜心钻研教学,用心管理班级,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小组协作互促、多元评价激励”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建设者而非旁观者。

在她的班级,从早读领读到课间秩序维护,值日班长轮流上岗;学习小组按照“强弱互补”的原则组建,擅长表达的学生为内向的同伴设计课堂发言思路,“兵教兵”的模式培养了同学们之间的协作精神;教室后面的“成长星墙”上设置了学业进步星、责任星、创新星、互助星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因此,她带的班级连续多年获评学校优秀班集体、文明示范班级。

“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独特的璞玉,老师要做的是找到适合的雕琢方式。”申素华说,她给每个学生建立了个性化成长档案。档案里没有冰冷的分数堆砌,而是详细记录着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兴趣特长、情绪波动等。她会定期和学生一起翻阅档案,引导他们写下成长反思:“这段时间我突破了什么?下次可以尝试什么?”让学生成长从被评价变成自驱动。

师者之爱藏在细节里。面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申素华悄悄备好文具和书籍,并以班级奖励的名义送到孩子手中,巧妙维护其自尊心;面对犯错的学生,她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其学会承担责任。“青春期的孩子不是故意叛逆,而是需要被看见、被理解。”申素华说,遇到有情绪问题的学生,她总能找到恰当的沟通方式,陪学生打一场篮球或递上一包零食,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他们说出内心的困惑。

申素华精心准备了家校成长记录本,定期与家长分享教育理念以及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守护学生成长。“申老师每次都是带着孩子的成长记录本和我们沟通,给出的建议既具体又贴心。”一位家长这样评价。

从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到创新建立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从共情式沟通到高效的家校协同,申素华用日复一日的耕耘诠释着教育事业的真谛。“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种子,我能做的就是用知识的养分、耐心的等待陪着他们慢慢长大。”申素华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