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8月11日 星期

源汇区:“小网格”护航秋粮生产


“‘小网格’里藏着大能量,帮俺解决了机井水浇地不够用的问题,还协调多方现场办公保障了用电,俺再也不怕玉米‘渴’了。”8月6日,源汇区问十乡国营农场种粮大户马家杰提及他承包的850亩玉米的“解渴”经历,赞叹不已。

马家杰所说的“小网格”,是源汇区已建成的389个农村网格。

前不久,在玉米授粉灌浆期,连续多天晴热少雨,土壤失墒加速,叶片蒸腾量陡增。因此,源汇区将农田灌溉列入网格巡查事项,延伸网格化管理“触角”至田间地头,用一张无形的网格覆盖全部耕地,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问十乡网格员张广超在田间日常巡查时,马家杰向他反映了机井出水量不足导致灌溉困难的问题。张广超通过市域基层高效能治理平台将问题详情直报问十乡党委。问十乡党委接到上报问题后,立即协调农业部门专家,根据耕地分布、土壤墒情和水源条件,精准制订解决方案,仅用3天时间就开凿了12眼新机井。随着汩汩清流涌入干旱的农田,马家杰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作为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措施,张广超还对新打机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回访。在回访中,他又了解到因电力供应不足,灌溉设备无法满负荷运转。面对新问题,问十乡党委迅速启动多级联动机制,向上争取区级支持,并积极联系国网漯河供电公司,协调解决电力增容问题。问十乡党委、国网漯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实地勘察、论证,当场敲定电力增容方案,一天便完成了新增变压器的安装,彻底打通了灌溉用电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每株玉米都能及时“喝”上救命水。

像张广超这样的网格员,源汇区有2000余人。他们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察看了解农田灌溉、机井水位、用电保障等情况,落实三级过滤处置机制,对简单问题进行现场处理,复杂问题上报乡镇或向责任单位派单处理,疑难问题由区指挥中心协调力量协同处理,实现问题早发现、诉求快响应、服务精准达,切实用“小网格”托起民生“大保障”,以基层高效能治理护航秋粮稳产丰收。

董 燕 黄梦梦 吕子涵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