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对接科技、工信等部门,摸排出人才需求56条,制订“5+N”拜访对接科学家行动方案和全年集中外出招才引智相关活动计划。“双招双引”拓展渠道,先后到北京、杭州、福建、长三角等地开展“双招双引”活动10次。
做优培育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潜力。坚持外来人才引得进、本地人才成长快,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校企合作育人才,以“企业主导、院校联动”为抓手,深度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创新推行高校“订单班”培养模式。目前,已累计输送50余名专业人才,成功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闭环。强化职业农民培训,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农食领域的“正规军”作用,通过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农业专家培训与种田能手示范相结合等模式,培训高素质农民162人次、农民2000人次,跟踪服务360人次。开展畜牧养殖及“农业+文旅”培训,大大提升了职业农民的“造血”能力,壮大了农业人才队伍。聚焦技能人才提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行业部门为载体、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培训体系。把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相结合,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升技能培训针对性。目前,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66期,累计培训8350人;新增技能人才55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070人。
聚力三维联动,释放人才发展动能。立足发挥创新创业平台对人才的吸附集聚作用,积极搭建成就人才事业的大舞台。高效推进人才项目落地落实,谋划重点人才合作项目9个,签约人才项目4个。其中,中誉宠食与中原食品实验室熊炜博士合作,建立中原食品实验室·中誉宠食协同创新中心;田康农业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唐忠厚、孙健研究员合作,建设种苗培育实验室,开展甘薯关键技术研究;永光电力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邓火生副教授合作,开展以机器人焊接工艺为主导的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持续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支持正宇电气等4家企业在发达地区建立“人才飞地”“研发飞地”“科创飞地”,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搭建科研创新舞台。依托李德发院士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联合组建“链创”团队,大力实施省级宠物食品产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打造省级宠物食品研发平台与省级宠物食品产业研究院。深化产才融合,全面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新生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创新机制,鼓励高校人才以创新形式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永光电力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化人才共育的同时,围绕机器人焊接技术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攻关,累计申请10余项专利,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亿博科技、红黄蓝电子等30余家重点企业积极与高校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构建起“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人才培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