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正是这份在血与火中淬炼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年风雨而不倒的精神脊梁。
岁月流转,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记忆刻骨铭心,带给我们的启示深刻深远:
“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
爱国之基,在于培根铸魂——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强调要用好“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引用“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古语,号召青年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从中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推动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
爱国之志,更在起而行之——
鼓励留学人员“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嘱托广大院士“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寄望投身人工智能事业的年轻人“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坚定而豪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90年前,内忧外患间,爱国教育家张伯苓的“爱国三问”振聋发聩,响彻南开校园。
2019年1月,在天津南开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就要把这个事情做好。”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今天,浓缩在国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仍激荡着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最炽热的豪情,在复兴之路上奋发图强,前进、前进、前进!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