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9月8日 星期

胜利的歌声 正义的回响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文艺晚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 林 晖 王思北

徐 壮

礼赞伟大的胜利,致敬和平的守望。9月3日晚,人民大会堂歌声激昂,掌声如潮。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6000名中外人士一起观看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晚会开始前,伴着深情的《我爱你中国》旋律,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在少先队员簇拥下步入万人大礼堂。银发承岁、戎装铭史,胸前闪亮的勋章镌刻着为祖国和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勋。全场观众起立,用热烈的掌声向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

20时许,钟声徐徐敲响,全场观众屏息。2025、2024、2023……随着年份倒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节点、重大事件的影像在舞台大屏上一一涌现,时间最终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

一组当代人物角色手捧鲜花,从观众席缓步走上舞台,目光投向万里山河、投向历史风云……音诗画《山河铭记》带领观众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

山河铭记,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发出不屈的怒吼。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中国东北。漫天飞雪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哭诉着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哀痛。

歌声里,人们仿佛又回到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最早发出抗战的号召,率先高擎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人们不会忘记,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与生命,奏响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

英勇抗敌到最后一刻的杨靖宇、率队踏雪前行的赵尚志、坚贞不屈的赵一曼……这些身影在舞台上一一呈现,情境歌舞《血染的白桦林》再现东北抗联英雄的牺牲奉献。

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刻骨铭心。

(下转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