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9月18日 星期

九一八事变后 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讲什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深重的民族危机下,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实施国防教育。在教材安排上,其主要内容包括:历代筹边保土的事实;我国现代边疆的形势及危机;开发西北的研究;东北的历史与地理;中国海岸线及军港的研究;其他关系国防的问题之研究。通过这些内容的叙述,让学生了解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及国家的危难情境,以此来教育学生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932年的《小学课程标准·社会》中,就包括了“纪念日和国耻痛史”“我国革命运动史”“中华民国开国史”“不平等条约”等重要的历史课程内容。1936年《高小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历史课程大大彰显了民族危机的紧迫性,增加了“我国历代疆土的变迁和现状”等方面的内容。小学历史课程内容中首次增加世界史。高小历史课程首次安排世界史,以对帝国主义的殖民性与侵略性批判最为明显,强调世界形势的险要及民族危机意识和自强意识。1938年通过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指出:“对于各级学校各科教材应彻底加以整理,而应抗战与建国之需要,尤宜尽先编辑中小学史地等教科书。”可见,抗战开始后,政府编撰教科书问题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国防教育体制下,抗战时期的小学历史课主要让儿童认识到民族国家的历史现状,培养他们民族复兴的观念;中学历史课主要研究中华民族的演进与拓展情况,了解历代文化、政治、社会的变迁,特别要说明中华民族光荣的历史,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的意识。

九一八事变以后,运用历史来激发民族意识和培养民族精神很快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无数历史教育工作者从民族大义出发,积极投身到历史教育和教科书的编写中。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在内容表述上呈现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鲜明特色。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主要强调爱国主义,反对日本入侵。中国共产党所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在写到九一八事变的时候,这样写道:“自从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出兵我国东北……世界上就开始了法西斯侵略行为”。梁园东编写的《新生活初中教科书本国史》中附有“清代丧失土地统计表”和“各国掠我土地面积比较表”。这两张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图表可以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到我们国家所受的侵略事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仇日情绪,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抗日需求。据《团结报》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