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宏冰
通 讯 员 曹 娟
临颍县大郭镇胡桥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胡桥警务室的牌子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胡桥警务室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配套警务室。这片区域没有发生过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多是邻里纠纷、游客遗失物品之类的琐碎事。近年来,胡桥警务室的民警、辅警凭着一双铁脚板,踏遍田间地头、巡遍景区角落,一步步蹚出基层治理的“胡桥路径”,成为周边9个村庄1.8万余名村民最坚实的依靠。
党建铸魂:“红色堡垒”建在警务一线
“党员就得亮身份、冲在前。”谈及警务室工作,临颍县公安局大郭派出所副所长、分包胡桥警务室的民警马兴华说。他认为,基层警务工作要做好,党建引领很重要。
作为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胡桥警务室始终将党建工作摆在首位,日常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将党建课堂搬到乡村一线。在田间地头、景区凉亭,民警和辅警听老党员讲乡村变迁,同步探讨如何将平安守护与苗木产业发展相融合;针对游客增多情况,细化秩序维护、突发事件应对等预案。
每季度警务实战训练从不走过场,从矛盾调解的技巧到消防检查的细节等,民警和辅警都逐项打磨,确保群众需要时“拉得出、用得上”。
针对重点人群管理、景区秩序维护等难点,胡桥警务室创新“1+1+N”模式:党员民警任网格长,辅警任网格员,联动志愿者,将辖区9个村庄划分为8个网格。党员民警和辅警下沉,将警务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胡桥警务室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在关键岗位安排党员挂牌上岗,让党旗飘在服务一线。
胡桥警务室每学期联合胡桥小学开展“警校手拉手”活动,安排党员民警进校园上法治课;与相关单位共同组建安全防护队,指导规范用电、防火防盗……
“党建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马兴华说。如今,辖区党员皆是守护平安的排头兵,党建引领让基层警务更有温度。
主防为先:精准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3月,辖区某学校一起纠纷被妥善调解。学生吕某与李某课间打闹,致使李某后脑勺磕伤缝了针。吕某是留守儿童。其爷爷奶奶无力承担医药费。李某的家长不妥协。校长急得联系了胡桥警务室。
民警与县司法局大郭司法所工作人员赶到后,先查监控明确责任,后普及民法典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条款,又考虑到吕某家的经济状况,提议剩余1800元医药费分两个月支付。最终,吕某的爷爷答应付款,李某的家长同意,纠纷顺利化解。
“要不是马警官耐着性子帮我们捋清楚,这装修的事儿,说不定真要闹到法院。”胡桥村村民胡某说。
今年7月,胡某因新房墙面多处起皮,又遇到装修老板马某催工程款,与马某从发生口角升级到推搡。胡某报警。马兴华赶到后,未急于判断,先察看墙面、翻阅合同中“质保期内免费维修”条款,后将二人请进警务室,端出热茶算“两本账”:“胡大哥,打官司费时间、花钱;马老板,本地工程靠口碑,质量不过关难立足。”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沟通,民警既讲民法典承揽合同条款,又谈人情。最终,马某承诺三天补修,补修不好不收钱。几天后,马兴华回访时,见工人正在补墙、胡某当场给马某转了工程款。
如今,胡桥警务室“源头排查+联动调解+跟踪回访”工作法已愈发成熟。网格员每周入户排查矛盾,民警定期回访调解结果。今年以来,胡桥警务室已化解各类矛盾十余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警网融合:防护网覆盖村村户户
“各位村民请注意,网上刷单都是骗,高息理财是陷阱……”9月30日上午,胡桥村集市上,村委会大喇叭循环播放反诈提醒音频,民警与网格员忙着发放宣传册。这是胡桥警务室“警格+网格”融合反诈的日常。
“以前反诈是民警‘单打独斗’,现在是警格、网格‘双拳出击’,效率大幅提升。”马兴华说,胡桥警务室根据辖区情况将9个村庄划分为8个警格,由民警和辅警负责,与村网格一一对应,组建“民警+辅警+网格员”联动队伍。警格负责“专业事”,比如讲解法律条款、拆解诈骗套路;网格负责“身边事”,比如入户走访、收集民情。两者配合,让安全宣传既专业又贴心。
7月4日,大郭派出所所长张鹏到胡桥警务室,组织辖区各村党支部书记、网格员开展反诈培训。他以“邻村村民刷单赚50元后投3万元,对方失联”的案例,详细讲解了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防诈技巧等知识。马兴华教大家识别虚假投资理财APP:“这类APP图标仿正规平台,却无备案,群众投钱后,就停止运行。”培训后,网格员领走数百份宣传册入户发放,并在村微信群转发反诈短视频。
如今,“警格+网格”融合覆盖警务各领域。排查安全隐患时,民警带领网格员检查景区消防、商铺电路;管理重点人群时,网格员提前反馈情况,民警上门核查;处理非警务警情时,双方联动大郭司法所,让群众“只跑一次”。
“警格的专业性是‘硬支撑’,网格的群众性是‘软温度’。警格和网格相结合实现了‘1+1>2’。”马兴华举例,9月,两户村民因宅基地问题吵架。网格员先安抚了双方的情绪。随后,民警拿着图纸讲政策,仅半天就使双方达成协议。“以前光找图纸、讲政策就得一天。现在有网格员助力,效率大幅提升。”马兴华说。
贴心守护:提升群众安全感
“有民警巡逻,我们心里踏实。”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胡桥村景区格外热闹,在景区摆摊卖小吃的村民刘师傅说。
每逢节假日、研学季,由于景区游客激增,胡桥警务室民警和辅警每天都提前上岗,疏导交通、维护秩序,确保景区治安平稳。
“景区越热闹,我们越要把安全弦绷得更紧。”马兴华说。每逢节假日、研学季,围绕派出所主防职能,胡桥警务室将服务与防范相结合,提前制订执勤计划,安排民警和辅警在景区入口、主要道路疏导交通,在夜市、观景台巡逻防控,及时解答游客问题。去年以来,胡桥警务室民警、辅警累计帮助游客找回遗失物品二十余件。
除了景区,学校也是胡桥警务室重点守护的阵地。上下学时段,民警和辅警在胡桥小学附近值守“护学岗”,引导车辆通行、护送学生过马路;每学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消防演练,普及防校园霸凌等知识,为孩子筑牢安全屏障。
对于留守老人等群体,胡桥警务室安排民警上门帮办身份证,同时排查消防安全隐患、讲解安全知识。此外,胡桥警务室还不定期召开研判会,梳理安全隐患,制订应对措施并落实到人,全面加强“人、地、物、事”管理。
“胡桥警务室的民警和辅警是真干事、干实事。有他们在,村民心里踏实。”提起胡桥警务室,胡桥村第三网格网格长王红伟话里满是认可。
“群众的安全感就是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尺。”马兴华说。
如今的胡桥村,村民忙着发展产业、游客如织。从党建引领到主防解纷再到警网融合,胡桥警务室以小阵地发挥大效能,让胡桥景区发展平安底色更亮。
“下一步,我们将把警务效能更深度地融入地方治理脉络,围绕胡桥景区文旅发展需求制订方案,以更主动的服务为文旅发展护航,助力景区在文旅融合浪潮中实现安全与品质双提升,使其成为临颍文旅展示窗口。”张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