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0月22日 星期

织密治理经纬网 绘就幸福新画卷
——看郾城区探索打造“九大品牌”激活基层善治新动能

■本报记者 谢晓龙 王艳东

群众诉求如何高效响应?郾城区以“郾必有果”构建基层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承诺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百姓办事怎样更便捷?“郾好办”基层综合便民服务体系落地,让群众办事体验从“能办”升级为“真好办”。

基层决策如何汇聚民智?“民言众议”基层协商议事机制吸纳村党支部书记、网格长与网格员、党员和群众代表等多方共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从“郾明执法”守护民生福祉,到“法润郾城”加强法治建设;从“一言九鼎”夯实信用根基,到“郾安万家”筑牢安全防线;从“郾之有理”宣讲政策理论,到“德邻燕居”社区服务暖民心……今年以来,郾城区以基层治理“九大品牌”为针,织密基层治理经纬网,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探索出一条具有郾城特色的善治新路径。

“郾之有理”:

让理论宣讲接地气

理论宣讲如何摆脱照本宣科,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郾城区的答案是:用“绣花”功夫讲透大道理。

“咱们区的‘郾之有理’宣讲团,讲理论、说故事、话发展,特别接地气!”9月12日,在龙塔街道金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宣讲刚结束,意犹未尽的居民还在热烈讨论。

前不久,龙塔街道祁山路社区将宣讲活动安排在人流如织的黄河广场。社区工作人员化身理论宣讲员,以“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引用钓鱼链接、虚假投资等鲜活案例,讲解网络安全知识。社区一名居民听完宣讲后恍然大悟:“原来点击陌生链接真的会泄露银行卡信息!这场宣讲听得明白,很实用!”

宣讲团把理论与实际工作、身边故事相结合,在基层一线深入浅出地宣讲,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这正是“郾之有理”宣讲体系的魅力所在。

郾城区围绕党的政策理论与自身发展故事,逐步构建起“3+9+N”的宣讲矩阵——以3个区级宣讲团为引领,9个镇(街道)特色队伍为基础,带动N方社会力量深入基层。

宣讲员如同网格员,深入农村、机关、校园、社区网格,把理论精髓融入身边故事,开展常态化、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作用,通过“理论+文艺”“理论+非遗”等多种方式,让宣讲既生动有趣又发人深省。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各类宣讲500余场,惠及群众3.5万人次,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扎了根,也为民生场景绘就了更多温暖底色。

9月30日,郾城区孟庙镇五里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格外热闹。“我拿到豆沙馅月饼了,大家加油!”当天上午,一场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五里庙康养中心协办的“庆国庆、迎中秋”老年人趣味活动举行,几十位老人齐聚一堂,制作月饼并参与“抢月饼”游戏,不仅让老人们重温了传统习俗,还让老人们在温馨的氛围中提前感受到浓浓的中秋团圆情。

这样的温情场景,正是该区在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的生动写照。

“郾必有果”:

给矛盾纠纷画句号

近日,在某社区调解室,一起因装修噪音引发的邻里纠纷尘埃落定。调解员脸上带着释然的微笑说:“在郾城区,事关老百姓的事‘郾必有果’。我们的工作,就是让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郾必有果”,取意“郾城之事,必有结果”,是对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庄重承诺。该区以“有理推断、有解思维、有法必依”引导矛盾化解,信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4.32%;通过主要领导接访、包案领导下访、分管领导约访,实现干部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已接待群众112批次,推动一批遗留问题破冰。

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郾城区构建“区级—镇级—村级”三级调处网络:村级发挥“首诊”作用,网格员队伍抓早抓小、化解矛盾;镇级进行“复诊”,综治中心分类派办、会商研判;区级负责“会诊”,综治中心统筹“1+5+N”力量兜底解难题。今年排查的411起矛盾中,已有403起成功化解。同时,人民调解讲情、行政调解说理、司法调解明法的“三调联动”协同发力,形成了矛盾纠纷化解合力。

在“郾必有果”的强力推动下,矛盾纠纷实现一站式化解,多个停滞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群众感叹:“有事找调解员,公开公正透明,结果看得见,我们信服!”

“郾好办”:

为便民服务做加法

化解矛盾是底线要求,提供高效、便捷、温情的服务,则是增强群众幸福感的关键。郾城区打造的“郾好办”基层便民服务品牌,正是对此的有力印证。

近日,在郾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名刚办完企业注册的市民激动地说:“原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来一趟就办好了,还免费刻章邮寄,‘郾好办’真是名不虚传!”

如何让便民服务省时更省心?“郾好办”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该区从标准规范、窗口效能、服务保障三方面发力,把“群众盼”转化为“实际办”。

企业注册通过“郾好办”实现线上半日、线下一日结办,配套免费刻章邮寄,让群众省时省力。在郾城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的综合窗口,统一发放便民服务流程手册,实现“一窗收件、内部流转、统一出件”。

该区还推行“一把手”走流程活动,领导干部亲自体验办事流程,查找堵点、补齐短板,推动服务优化,确保“有诉必办”。推广“网上办”“掌上办”,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帮办代办等暖心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截至目前,平台办件达8161件,帮办代办800余次、延时服务200余次。

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郾好办”以贴心政务服务搭建便民桥梁,让材料少跑路、群众少跑腿。这份不断升级的民生答卷,正在转化为居民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多元赋能:

从治理到善治

“郾之有理”“郾必有果”“郾好办”等基层治理工作如同坚实的支柱,共同支撑起郾城区高效能治理大厦,构建了经纬交织、多元赋能的善治新格局。

“民言众议”,议出和谐。在基层协商议事方面,郾城区推行“民言众议”基层协商议事机制,形成多元共治组织体系,通过圆桌会、板凳会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展民主议事,完善“群众提事、多元议事、公示督事”闭环流程,累计开展议事580余次,解决热点问题1784个。

“郾明执法”,让执法有温度。在执法改革方面,推行“郾明执法”基层综合服务型执法机制,以“一支队伍管执法”为核心,推动执法力量下沉网格,增进百姓福祉。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六化”建设“郾城模式”在全市推广,郾城区入选省级试点。

“法润郾城”,让法治入人心。在法治建设方面,构建了“法润郾城”依法治区体系,将法治融入城市建设,让法律顾问深度参与基层治理,9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村(居)法律顾问常态化开展“送法进基层”活动,引导群众增强遇事找法的意识。

“一言九鼎”,信用变财富。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以“一言九鼎”推动信用建设,“信用郾城”门户网站实现信用信息“一网通查、一站通办”。“信易+”70余项服务惠及群众2300余人次,“信易贷”为4647家小微企业授信34.8亿元,让守信者处处受益。

“郾安万家”,守护群众平安。在消防安全方面,将“郾安万家”高水平消防安全体系深度融入基层综合治理网格,发挥网格员“前沿哨兵”作用,及时上报、迅速处理消防安全隐患。强化实战演练,抓好警示教育,紧盯楼栋商铺、“九小”场所等重点区域开展消防培训,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建成5支镇级专职消防队,应急响应速度提升70%,筑牢了百姓家门口的安全防线。

“德邻燕居”,服务暖民心。在社区服务方面,以全区所有社区完成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为目标,建设集日间照料、邻里食堂、矛盾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阵地。培育服务队伍,选优配强社区干部、专兼职网格员,社区工作者持证(如社工证)比例提升到50%以上。推动多元参与,吸纳会聚一批“社区合伙人(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心商家、社会组织、热心人士等)”,探索“公益+有偿+低偿”等市场化运营模式,形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激发自治活力。推广完善“积分激励”机制,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万丈高楼起于垒土,民生幸福源于根基。从社区居民手中香甜的月饼,到政务服务中心传来“真好办”的由衷赞叹;从调解室里的冰释前嫌,到多举措筑牢安全防线……郾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擦亮基层治理“九大品牌”,奋笔书写富有郾城特色的善治新篇。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