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两会”刚刚闭幕,我市就召开“两城同创”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创建工作作出部署。这充分表明做好“两城同创”工作的紧迫性,同时表明了市委、市政府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两城同创”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推进“两城同创”取得新业绩、新成效,开创创建工作新局面。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两城同创”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市民素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更加优化,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文明城市创建通过国家“初考”,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初审。今年,文明城市创建面临“中考”,卫生城市创建要进行“大考”,能否顺利通过两场“考试”,取决于我们的创建水平,关键在于我们的日常创建工作是否扎实有效。
“两城同创”涵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层面,体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共建共享、为民惠民的理念。成功实现创建目标,就要强化问题意识,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通过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更好地提升创建水平。要坚持重点整治,对“两城同创”暗访涉及的10项否决因素开展拉网式排查和重点整治,尤其要集中力量抓好建筑工地、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关键部位的整治。要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常态,谨防反弹,实现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如期实现创建目标,最根本的是人这个因素,要凝聚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创建合力。各县区、各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要走上创建一线,具体抓、抓具体,反复抓、抓反复,一件一件地把创建任务落实到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搞好协作,形成市区一体、条块结合、属地为主、联动联创、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要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扎实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到城市创建中来,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一年之计在于春。站在新的起点上,让我们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持续攻坚、全力冲刺,在创建工作上交出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