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3月22日 星期

一场紧张的抢救


■本报记者 杨三川

春光明媚,天朗气清。3月19日,星期六,正当人们享受着惬意的周末时光时,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麻醉科等科室医生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医院收治一位重伤患者,情况危急,需要立即开胸手术!” 挂掉电话,正在休息中的医护人员马上动身,火速赶往医院。大家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一场紧张的抢救即将开始。

同心协力 紧张救治

当日下午5点多钟,市中心医院120救护车从我市召陵区接诊回一名3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其胸部被刀刺伤。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患者口唇紫绀,浑身冰凉。经检查,其心脏右室被刺破,左乳内动脉断裂,血压极低。

赶到医院的医护人员提早备好了抢救的药品、器械,立即研究制订手术方案。考虑到患者失血过多,麻醉后极易出现心跳骤停的情况,为做好应急准备,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汤跃卿与手术室护士长张景玮,麻醉科医生沈彦波及其他几位医护人员组成了一支精干的9人团队,在与家属沟通后,马上把患者推进了手术室。

经过“中心静脉穿刺”,在患者充分吸氧后,进行静吸复合麻醉。果不其然,麻醉生效后,患者心跳忽然停止。医生即刻开展胸外按压,同时对患者进行快速消毒。两分钟后,汤跃卿在劈开胸骨后迅速剪破心包,一股暗红色的血液流出……

“正常情况下心包积液若超过50毫升就会出现生命危险,患者达到了100毫升左右,失血量也约有2500毫升。抢救希望十分渺茫,但我们仍抱着一丝希望,全力救治。”汤跃卿说。

在为患者彻底清理完心包内的大量积血后,汤跃卿终于找到了伤者心脏上的伤口,随即进行了快速缝合,又对其左乳内动脉进行缝扎。随后,医生为患者注射了大剂量的肾上腺素和0.5mg的“阿托品”,在维持血压的同时促进心脏搏动。手术中,医护人员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一边持续为患者进行心脏复苏按压,一边补血补液。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希望一点一滴地积聚,在经过半个多小时有条不紊的抢救后,心电图中终于出现了生命的波动,患者的心脏逐渐有了“动静”,心率开始缓慢攀升……

患者在历经大约10分钟的心脏停搏后,经抢救心率复苏成功。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汤跃卿感叹道:“在我市,大部分心脏破裂的患者一般都会送往我们的心胸外科就诊。近些年来,我参与抢救的这类患者也有十几例,但像他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能得以挽救还绝无仅有。”

患者复苏 护士累倒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我们总算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看到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大家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几位同事当时都已汗湿衣背。”沈彦波说。

就在医护人员为病情好转感到欣慰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护士王晓琰忽然脸色苍白,嘴里喃喃道:“我很不舒服,我……”话还没说完,王晓琰就瘫软在地。现场,刚走下手术台的一位医生见状,立即让她平躺在地面上。几分钟后,叫人将王晓琰抬到隔壁一间闲置的手术室中,为她吸氧、输液……过了一段时间后,王晓琰才缓缓睁开眼睛,额头上满是汗水。

张景玮对记者说:“眼看着同事因劳累晕倒,我们却连扶一把的机会都没有。作为医生,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患者的健康都大于一切。”据了解,当天王晓琰刚从另一台手术上下来,得知有重症患者急需手术,她又立即投入了“战斗”。

“晓琰工作责任心强,与医生配合默契,对于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有丰富的经验。”她的一位同事这样评价她。汤跃卿说:“做一台手术不仅是对医护人员技术、经验的考验,也是对个人体力、耐力的考量。手术时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时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但是为了抓住良好治疗时机,争分夺秒抢救患者,医护人员往往咬牙坚持到最后一刻,直到患者脱离危险,体征平稳,才意识到自己已严重体力透支。”

“术后患者身体虚弱,乳酸值高达13mol/L,远远超出正常标准。我们在为其引流胸腔、心包内积液的同时利用血滤机对血液进行过滤处理,目前已将乳酸值降为4.1mol/L,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但仍然需要持续输氧输液,紧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各项体征指标。因为患者失血性休克造成大脑缺氧,失去意识,现在还不能断定他恢复的程度。只有等他静养一段时间,才能根据整体情况进行下一步治疗。” 3月20日中午,记者从该院ICU了解到。

事后,医生沈彦波在手术当天的工作日记中这样写道:“一边是患者,一边是同事,生命攸关时刻,我该去拯救谁?我已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救治患者,医生全力以赴,直到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也从不放弃。在我市医疗行业中,有一大批这样的优秀医护人员。逢年过节,阖家团圆时,他们坚守岗位,不辞辛劳;突发事件,急需医治时,他们即赴现场,救死扶伤;疫情暴发,人人退避时,他们毫不畏惧,挺身而出。为了患者的健康,人民群众的幸福。他们牺牲休息,忘我工作,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医护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截至3月21日晚5时,该患者仍在ICU中,病情危重,市中心医院组织了多学科专家进行集中会诊,全力救治患者。而因过度劳累晕倒在手术台前的护士王晓琰早已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继续为患者忙碌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