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周鹤琦
图/本报记者 王晓东
与春天相约,与文化同行。3月24日,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明媚春日,河南省服务基层文化系列活动“春风郾韵”——漯河市郾城区文化艺术作品展在河南省文化馆精彩亮相,展现基层厚重文化,再现郾城群众文化新风貌,为参观者带来一场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人在画中游,画让人心醉。八幅展现郾城八大景的书画作品依次排列,图文并茂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不仅展示出作者高超的绘画、书法功底,更生动再现了当年郾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气势磅礴的《郾城赋》洋洋大观,笔走龙蛇,彰显厚重历史,展现时代风华,表达出对郾城美好明天的深情期许。50多幅包含丰富历史信息的郾城拓片,第一次在郑州展出,激起了大家对郾城悠久历史更加丰富的遐想;国宝文物“龙塔古篆”属于皇家寺庙里的佛塔,目前在郾城区彼岸寺内保存完好,底部雕以海池,池壁上为佛传故事浮雕,它的高达4米的复制品也被搬到展厅,让大家大开眼界;展厅内还有几件精美的清代龙袍,图案多样,高贵典雅,是郾城民间收藏的珍品,曾被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掳走,后被收藏者从欧洲拍回,也是罕见的稀世之宝。
此外,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根雕艺术、粮食画、秸秆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作品同样丰富多彩,给大家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和精神愉悦,展现出新时期郾城群众文化的新风貌。
本次展出,围绕“厚重郾城 汉韵新枝”这一主线,共展出郾城古碑石拓、名人字画、剪纸、木雕、刺绣、秸秆画、粮食画等近400件艺术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反映郾城面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展现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本次展览是郾城区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第一次大规模走出去的新尝试。”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孙振黎坦言,举办这次展览,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基层文化、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促进基层文化建设更进一步、再上台阶。
据了解,为了做好这次展览,郾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拨出专款进行支持,郾城区文化旅游局历时三个月精心筹备,展览作品均为郾城人的心血和结晶,且为凝聚思想感情和艺术造诣的珍品力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得到了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他们对展览进行了科学周密的指导,为基层群众文化在省城的宣传展示打开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