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3月30日 星期

优质服务树形象 便民殡葬惠民生
——全市殡葬系统加强行风建设打造优质殡葬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 周鹤琦

殡葬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文明进步。近年来,全市殡葬系统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民生为先,以深化政风行风建设为契机,以人文殡葬、文明殡葬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殡葬服务,用真情诠释对生者的关怀,用爱心诠释对逝者的尊重,推动全市上下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环保的殡葬理念,交出全市殡葬工作“服务零距离、管理零距离、群众零投诉”的合格答卷,树立了殡葬行业的良好形象。

抓机制 全面提升殡葬服务规范化管理水平

多年来,全市殡葬改革工作推进缓慢,群众多样性的殡葬服务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如何提升殡葬服务,优化殡葬管理,成为摆在漯河殡葬人面前的一道大课题。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殡葬服务水平,2013年~2015年,全市殡葬系统相继开展了“殡仪优质服务年”、“殡仪优质服务提升年”和“践行群众路线 依法优质服务”等活动,让先进的管理理念渗透殡葬系统的各个服务环节,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内涵。

市民政局局长戴友良常说:民政工作不仅要关注生者,也要关注死者,要让生者活得有价值,让逝者死得有尊严。并明确提出漯河的殡葬改革总目标就是“移风易俗,惠民简葬”,要推行规范服务,将人文殡葬、绿色殡葬、和谐殡葬等现代殡葬理念融入殡葬系统的点滴服务中,实现殡葬行业社会效益、行业形象的“双升双赢”。

认真做好“六公开”制度(即: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服务内容公开、服务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公开、接受监督公开),在殡仪服务单位公布上墙,并进行自查自纠,查找差距,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服务操作流程和服务标准。

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完善服务承诺制,有效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和行风建设水平,基本实现了“服务零距离、管理零距离、群众零投诉”的工作目标。

严格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确保全市殡葬服务单位没有违规收费、乱收费、搭车收费、恶意收费等情况。组织开展殡葬服务价格专项清理检查,督促、指导各殡仪服务单位严格执行殡葬服务价格管理有关规定,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开通殡仪服务热线,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采取问卷调查、开门纳谏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采取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推行“接待服务—遗体接运—冷藏防腐—整容化妆—告别仪式—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的殡仪服务标准化流程,做好群众集中祭扫的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优质服务活动,坚持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分开,并向社会公示。

几年来,一系列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成为全市殡葬系统规范化管理的“紧箍咒”,全市殡葬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效提升。

抓教育 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殡葬服务队伍

风清才能气正。近年来,全市殡葬系统把行风建设作为提升殡葬服务的关键所在,不断加大教育力度,全面提升殡葬服务队伍的精、气、神,深入贯彻“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积极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殡葬服务与祭祀场所,在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大力开展政策法规、礼仪知识和岗位技能教育培训,强化为民、专业和廉洁意识,提高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文明服务成为每个殡葬职工的自觉行动。

开展各种形式的对标定位、晋位升级、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看本领、比技能;开展文明服务、诚信服务、廉洁服务、优质服务竞赛,推行“一站式”服务、预约服务等,看态度、比作风;开展岗位明星、服务标兵、星级窗口等评选活动,看贡献、比业绩。

积极开展“创文明行业 建满意窗口”规范化文明窗口创建工作,引导殡葬行业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丧属至上”的服务理念,实行挂牌服务、星级服务、标兵服务,注重语言亲近、态度和蔼、举止端庄、仪表整洁,做到接待服务细心、引导服务贴心、管理服务用心、解决问题耐心、对待批评虚心。

2014年、2015年相继在全市殡葬系统开展了“提高管理能力 提升服务水平”、“优质服务 竞做贡献”等主题演讲比赛。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倡议火葬60周年,今年将组织参加“我与殡葬改革”全国有奖征文活动和全国清明殡葬理论学术交流会论文征集活动,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温情服务、履职守责,提高殡葬管理单位和服务单位的社会形象,塑造让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行业窗口单位,从而促进全市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抓宣传 文明殡葬观念渐入人心

在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潮中,文明殡葬是重要组成部分,改变群众落后、陈旧的丧葬习俗,培养文明殡葬理念,引导群众文明治丧是殡葬服务单位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着重于每年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抓好殡葬宣传活动,以新闻媒体为依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宣传,使得文明殡葬观念如春风化雨,渐入人心。

倡导绿色,引导文明办丧。组织开展“推进绿色殡葬 构建和谐漯河”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弘扬先进的殡葬文化,引导和鼓励群众采取不占或少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节约殡葬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群众办丧负担。

搭建平台,打造文明殡葬新模式。革除丧葬陋俗,积极倡导“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在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等重要节点,开展“免费赠送鲜花 文明生态祭扫”活动,向祭扫群众免费提供鲜花,仅2015年就免费为祭扫群众提供鲜花两万朵。

注重引导,营造文明殡葬氛围。向全市发布以“文明祭奠 绿色清明 平安清明”为主题的倡议书,并大力在农村宣传建设公益性生态墓地(骨灰堂)的目的、做法和社会意义,引导群众文明办丧;开展清明集体公祭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形成文明祭祀新风尚,推动殡葬改革及社会和谐发展。

“深化殡葬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戴友良表示,全市殡葬系统将始终秉持“为民解困 为政府分忧”的宗旨,以炽热的为民情怀,加强和改进殡葬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动我市殡葬管理改革朝着更加惠民、更加绿色的方向努力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