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5月20日 星期

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上接1版)最大限度推进教育公平;另一方面,科学组织教师公开招聘,公开招聘教师21人,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师缺岗问题。高标准规划建设融幼儿园、小学、初中于一体,总投资约2亿元的示范区西湖学校,改善周边区域学生就学条件,完善示范区基础教育设施。“学校规划总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分住宿生活区、行政教学区、体育活动区三部分,可容纳学生近4000人。学校规划标准之高,软件、硬件设施之全,将成为全市中小学校的样板。”示范区社会事业局负责人介绍。

织牢保障网,民生优先做样板。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围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示范区用足用好政策,提高了“五保”对象、低保人员和优抚对象等各类生活补助资金的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标准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2015年,示范区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84.63万元,农村和城市低保资金477万元,各类优抚资金168.9万元,孤儿、百岁老人等各类社会福利人员补助金11.91万元,“五保”、低保应保尽保成为现实。

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勇争先。城乡居民享有均等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示范区对黑龙潭镇、姬石镇托管后计划生育、卫生工作出现的问题,示范区社会事业局及时协调,成功争取到为示范区单独开通了计卫工作信息端口。立足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一体化。目前,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已覆盖全区,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

“成绩属于过去,民生改善、维护稳定、服务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王国干表示,我们将以示范区开展的“两争一创”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提振精神、铆足干劲、真抓实做、敢打敢拼,统筹推进示范区各项事业发展,多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