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丹
为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和应变能力,漯河高中把开展普法教育、打造法制校园作为校园普法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师生中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争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典范。
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提高学生法制意识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观察社会的意识,意志薄弱,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和坏思想的影响,形成“哥们义气”、“享乐主义”等种种不良习惯和不正确思想,并具有强烈的冲动性,教育引导不当,极易走上犯罪道路。漯河高中通过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与权利保护结合起来,自觉遵守各项规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学校结合校园实际,积极开展“法制教育进讲堂”宣传片展播周活动,让高中生知法、守法,做个合法公民。
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及法制意识,进而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漯河高中还在校园中举行法制教育讲座,使学生真正知法、守法、懂法,并能利用法律来正确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漯河高中特邀源汇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庭长、法官刘亚伟为广大师生做报告。刘亚伟利用典型的案例教育学生抵制毒品、远离毒品,并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别毒品,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从小知法守法,提高识毒、防毒、抗毒能力,自觉远离毒品。刘亚伟还结合真实案例,深刻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剖析了犯罪给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向师生们重点介绍了防盗、防骗、防性侵、防伤害等生活常识,教育广大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安全成长。法制讲座既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又澄清了学生生活中的许多模糊认识,使全体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进课堂
增强师生法制观念
漯河高中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法制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双管齐下,相互促进,让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方面,学校将法制教育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结合,通过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与权利保护结合起来,自觉遵守各项规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将法制教育和播放宣传片结合,利用班会进行法律知识的讲座,播放法律宣传片,普及学生的法律知识,通过社会上青少年犯罪的事实对中学生进行实践教育,使中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违法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的危害性和破坏性,使中学生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为此,学校充分利用社会组政治学科的优势,开辟“法制宣传”专题宣传栏,将一些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文本、法制宣传教育的相关材料、案例交给专人负责,定期在学校的宣传栏目展示,供全校师生及时阅读、学习。
积极开展学习交通安全法规活动,在班会上认真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宣传片《“关爱生命,安全出行”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警示录》,排除学校安全隐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加强学生禁毒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青少年中普及禁毒法律常识,增强学生拒毒防毒意识,通过禁毒宣传栏图片展示等,提高广大学生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提高其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努力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帮教工作。社会组全体教师配合各班主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在家情况,对父母离异的、单亲的、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格外给予关怀和温暖,对不良行为学生从心理障碍方面进行分析,给予耐心的疏导。
法制教育进课堂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不是喊几句口号、读几篇文章、走过场、摆样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务实性、常态化。法律素质已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不知法、不懂法,在当今社会是很难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对跨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更是如此。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漯河高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多形式、多渠道、灵活多样地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科学用法的合格公民,为他们美好的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