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甘德建 梁晓峰
有一种改变悄无声息,大项目、好项目多起来了。
有一种变化让人惊喜,大招商、招大商的观念深入人心。
有一种力量推动发展,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推动经济发展提速。几年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有一种提升积蓄实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下一步发展备足后劲。2015年,引进的外来企业已占全市“工业1351工程”企业的近90%;纳税前百强中,外来企业已超总数的三分之一。如今,外来企业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
这就是持续推进项目招大引强给漯河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获。
2013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抓好六项重大攻坚任务实施经济发展突破的意见》。其中,项目招大引强被列为六项重大攻坚第一位的任务。两年多来,全市上下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深化招大引强攻坚行动,务实开展系列投资促进活动,招大引强成效显著。市商务局的数字统计显示,实施六项重大攻坚任务近三年来,全市累计签约、储备超10亿元重大项目突破100个。其中,超30亿元项目27个,超50亿元项目6个;累计新引进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知名品牌企业投资项目60个。
与数字相对应,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及关联度高、集聚力强的产业园正在沙澧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嘉吉食品、富士康建泰科技、中农复合肥、裕松源药业、源德福联想科技、天嘉生化产业园、东兴电商产业园、旺旺工业园、统一食品工业园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
加多宝饮料河南基地、20万吨小苏打生产、传化物流(漯河)公路港、圆通速递、恒大特色商业街区、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中国辣椒食品电商冷链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全面开工。
天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兴能源农光互补项目、协鑫新能源项目、昊华骏化物流园、昌建健康养老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已签约。漯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更强、步子更稳、后劲更足。
与有形的收获相比,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招大引强意识的确立,更让人惊喜。谈及这一点,市商务局局长吴花蕾说,经过这几年持续升温加压推动,抓招商、上项目、招大商、大招商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茶余饭后说招商、朋友聚会找资源、走亲访友挖信息、外出开会谈项目,已经融入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生活。
从过去每年不多的10亿元大项目签约落地,到现在一年几十个10亿元甚至20亿元、30亿元的项目落地,可喜的变化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领导带头做示范
“领导亲自走上招商一线,大员上阵招大商已成为我市的招商经验。”吴花蕾说,市委书记、市长大会小会反复讲:“只要是招商引资的事,只要是大项目、好项目,需要他们出面,随叫随到!”他们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这几年,只要市里举办大的招商活动和洽谈重大项目,市委书记或市长必到,为各级干部身体力行抓招商做出了示范。比如,市委书记马正跃、市长曹存正等市领导食博会前后密集会见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高管及商(协)会负责人,洽谈重大项目;多次率队外出开展高层互访、产业对接活动,足迹遍布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等地,直接洽谈、推动了总投资50亿元的天华新能源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富士康(建福)科技园、总投资30亿元的协鑫天然气发电及清洁能源开发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今年3月,市委书记马正跃又带队赴福建、安徽、浙江等地,密集拜访,洽谈项目,先后促成了福建伍氏膳食有限公司中部生产基地项目、亿通集团与天津宝岛集团合作建设的第六生产基地项目、天能集团与天华集团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战略合作等数个重大项目的签约;市长曹存正、副市长周新鹤带队赴北京,先后拜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等主要负责人,为食搏会洽谈对接了一批大项目。
深度谋划抓对接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既要招商引资,又要提质增效,如何破解这道难题?做好深度谋划是关键。吴花蕾说,作为招商引资牵总部门的市商务局,一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下转2版)
编者按:
备受关注的市七次党代会将于近期召开。为全面展示市六次党代会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特别是2013年《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六项重大攻坚任务实施经济发展突破的意见》实施以来,我市在招引重大项目、工业优化升级、服务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为市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专栏《喜迎七次党代会 六大攻坚一线行》,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