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社改革发展纪实(三)
■本报记者 姚 肖
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新需求,供销社怎样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
“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就是要创新思路,努力探索为农服务的新路子,让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朋友,购买日常用品,在家门口一站式搞定;急需化肥、农药,一个电话送到家门口……为农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实惠的生产、生活服务,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让农村生活也能像城市一样便捷,这就是供销社大力实施的‘新网工程’。”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齐建伟告诉记者。
农民信赖“供销社”这块牌子
“供销社的化肥、农药质优价廉,用着放心,一个电话就送货到田间地头。这么多年了,我们用的一直都是供销社的产品。”在临颍大郭供销社农资连锁店采访时,一位农民告诉记者。据了解,多年来,大郭供销社一直坚持免费为新老客户提供农药喷洒用具。市供销社副主任张春宝告诉记者,供销社系统像这样的基层农资网点有1000多个,去年全系统供应各类农资60多万吨,今年上半年已累计供应农资30多万吨,有力服务了全市农业生产。
农村超市“唱主角”
在临颍繁城回族镇锅壅口,面积最大、商品最全的一家超市刚刚建成开业,这是繁城供销社主任自筹资金对该社锅壅口分社闲置场院改造而成。该社主任告诉记者,他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办超市就是落实系统“新网工程”建设工作要求,利用好现有政策、资源服务好“三农”。据悉,近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以强化网络终端建设为重点,围绕农资、日常消费品服务,不断探索服务新内容,延伸服务链条,努力打造农资、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和农副产品五大经营服务网络,并多方筹集资金,利用供销社老旧网点、闲置场院等,大力发展各类超市、连锁店。截至目前,全供销系统各类超市、连锁店已达1680个,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乡村超市近40个,覆盖了全市90%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农资、日用消费品等各类配送中心达二十多个,已经成为供销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和抓手。
转型升级
发展电子商务
近两年来,市供销社以探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重点,努力打造“网上供销”,推动新网工程提质增效,实现营销发展转型升级。先后组织系统有关人员到外地参加电子商务培训,并与电子商务发展较好的兄弟地市供销社联系,实地取经。积极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等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引导传统营销“上网触电”转型升级。新培育发展的供销社控股企业漯河新供销聚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虽然刚开始运营,但已发展业务配送门店700多家,配送商品200多种。截至目前,全系统已培育漯河新供销聚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河南艾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漯河中农物流有限公司等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他们通过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淘宝等电商平台对接,既实现了营销的转型升级,又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上半年全系统实现电子商务销售8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