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丽娟
园林绿化是“创卫”工作中一项重点考核指标。自“创卫”以来,我市重抓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按照全市“创卫”工作标准要求,不断推动园林绿化档次再提升,为“创卫”工作增添了亮丽色彩。
“以前去外地旅游的时候,总觉得人家的城市景观很好。现在咱们的绿化越来越好,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了。”在8月25日的采访中,市民魏丽敏这样说。
三年来,我市各园林管理单位积极开展绿化工程建设提升工作,先后完成了火车站广场、淞江路涵洞东侧路北、金山路-青山路交叉口、黄河广场、钟楼广场等路段、道路节点及广场的绿化提升工作,种植香樟、法桐、南天竹等乔灌木,铺设冬麦、红花草等地被植物,着力提升绿化景观。同时,推进百座街头游园惠民工程,高标准建设了100个街头游园,打造市民十分钟休闲健身圈。
在淞江路与嵩山路交叉口东南角的一处街头游园,记者看到,附近小区的居民正带着孩子休闲、玩耍。“以前,想出去走走就得去河堤,现在出门就有这么一个游园,不仅可以在健身器材区域锻炼身体,还可以带着小孙女在沙滩上玩,挺好的。”62岁的退休教师赵春菊告诉记者,城市公园绿地确实给老百姓健身、休闲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在强力推进绿化提升工程的同时,我市还着力提高园林管理水平,加强日常精细化管理。据市绿化提升行动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日常保洁和养护管理,园林工人会适时开展修剪、除草、卫生保洁、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同时,重点加强对新补植地被、灌木等的后期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此外,先后在嵩山路、淞江路、金山路景观大道和重要节点规模栽植月季、二月兰、雏菊、三色堇等花卉,扮靓城市。
当天上午9点多,记者在淞江路与泰山路交叉口见到了园林保洁员姚秀平。“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全天候的卫生保洁,随时清理游园、广场绿地、绿化带内的烟头、枯树死枝、杂草等,坚持做到日产日清,按时保洁,不留空当和死角。”姚秀平说,“漯河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看着游园、广场绿地、绿化带每天干干净净的,觉得自己没白干。”
在城市绿化提升行动中,我市还制订了《环境质量提升园林绿化清洗降尘工作方案》,组织弥雾机水车、洒水车,对高大乔木、中小乔灌木、绿篱地被植物分层次、错高度、全方位进行清洗降尘;对黄土裸露等部位进行补植补造。同时,针对杨柳絮飘飞严重的情况,我市分时段、分地段开展防治作业,并且在新建园林绿化工程中,做好树种结构更新改造,避免使用飘絮树种。
“现在,漫步会展中心,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徜徉在一片绿色中,漯河人真正享受到了绿城带来的生态福利。”家住会展中心附近的市民李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