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家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9月6日 星期

学区房VS教育+地产新模式


■郭睿新

9月开学季到了,当下关键词“教育”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话题中。

“我们没办法拼爹,买学区房就是孩子进名校的唯一办法!”很多家长这样说。甚至一些专家学者也公开表示,买学区房,几乎是普通平民子女进名校的唯一公开正当的途径。

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结合最近国内、省内地王频出,房价暴涨,名校周边房价涨到了什么程度?二孩时代来临,学区房在家长心中的重要性更甚。

回顾地产企业一、二、三、四线城市,从1994年碧桂园与北京景山中学合作开办广州碧桂园学校,到2001年深圳桃源居引入清华实验学校,到郑州建业、升龙在项目中强调买几号楼可上省实验、外国语,再到2014年漯河天鑫置业承建郾城区第二实验小学作为天鑫·现代城项目卖点,恒润地产、开心置业引进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进驻,到2016年尚书房一站式教育智能社区、教育e+模式的导入,“教育+地产”模式逐渐浮出水面,并可能成为下一个十年的“香饽饽”。

教育是过去20年内供需最不对等、消费者感觉最苦逼的领域之一,“教育+地产”能否带来改变?教育又能否给地产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地产开发为主向教育为主的转变。

目前,有3个领域是消费者花钱却往往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房子、医疗和教育。随着房地产进入买方市场,供需不对等的情况逐步改善,但医疗和教育仍然“难啃”。重点来分析教育存在的几个痛点:一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从小学到中学,为了追赶好学校,家长被迫当起了“现代孟母”频繁迁徙,劳心劳神。二是学区房,学区房的单价以郑州为例,达到每平方米5000元~8000元的差价,家长们勒紧腰带,仅仅是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名校入场券。三是官办教育机构报名难、价格高、路途远,而民办培训机构又往往管理混乱,鱼龙混杂,师资水平不一。

有没有什么模式可以解决以上几大痛点呢?教育+地产无疑有着天然的优势,它将教育领域的痛点一一击破。经过细分有如下三种模式:

模式一:名校+名盘的学区房模式。刚刚谈到的北京景山中学+碧桂园“教育地产”模式,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恒润·阳光福园、开心·长江国际广场,郾城第二实验小学+天鑫·现代城等合作之后,让开发商及家长孩子共赢的商业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地产的经营思路多是以“名校+名盘”、以名校来带动楼盘销售,方便孩子入学的“学区房”模式。

模式二:全阶段私立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解决了“孟母三迁”的困扰,将孩子从小到大需要的教育资源全部集中在小区中。代表企业如海亮和碧桂园。它们打造的是K12学校,从幼儿教育到高中全日制教育学校,主打面向中产阶级的高端教育,现在K12教育发展重点是面向海外学校,迎合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留学需求;另一个代表企业是漯河立华置业开发的金华龙湾项目,紧临沙河占地1000余亩,小区涵盖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教育资源。

模式三:一站式教育智能社区模式。代表企业是国聚天成置业开发的尚书房项目。这种模式则是借鉴周边360°全能优质教育资源,规划社区配置文化、艺术、成人等综合教育资源。比如:尚书房一站式教育智能社区用“艺术+梦想+成就”作为精神符号,在社区规划拟共建幼早教,舞蹈,钢琴,绘画,中学文化课辅导,成人国学文化经典,青少年活动中心,拟营造一种融艺术、梦想、生活、文化成就为一体的“教育e+”生活方式。

教育+地产的未来前景预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育+地产”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开发模式,其带来的价值与收益也是有目共睹,同时伴随教育制度改革,公办学校的去名校化与同质化,私立学校前景广阔,开发商自办各校+开发模式的“教育+地产”的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所以教育+地产的开发模式,除了对为了孩子的教育而进行置业的消费者有极大的吸引力之外,更多对意欲保值、增值、投资的置业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在未来十年内会持续火热。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