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召陵区环保局韩清华
■本报记者 刘 丹
当有毒气体泄漏,群众生产生活和环境质量面临严重影响时,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果断有序地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污染物扩散;当与环境违法行为做斗争时,他身先士卒,冲在环境保护的第一线;当遇到污染纠纷问题,他积极与群众沟通、化解矛盾,切实解决与群众休戚相关的污染问题……在环保问题已经与群众生活休戚相关的当下,韩清华矢志不渝地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1990年,韩清华从事环保工作以来,便与环保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他而言,环保不像是工作,更像是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大气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为全面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他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加班加点,确保圆满完成政府交办的大气污染攻坚战阶段性任务。
作为环境监察和环境管理方面的主管领导,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韩清华认真分析、梳理召陵区的环境现状、原因,对症施治,并组织制订了召陵区蓝天工程实施方案、召陵区燃煤锅炉整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文件,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为打好召陵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环保攻坚百日决战两场战役,韩清华和科室同志们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法规,解决法律障碍;加班加点,对辖区内的企业逐家进行摸排整改,于2016年组织完成了对区域内10台锅炉拆改工作和20台工业窑炉提标改造工作;完成了20家工业物料堆场规范化整治工作,对3家物料堆场进行了清除;同时完成了23家油气回收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企业治理工作。
然而这对韩清华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随着环保治理的不断深入,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面对新难题,韩清华总是迎难而上,忘却自身疾患、忘却周末和节假日,全力以赴在环保道路上奔跑。今年9至10月份,他和团队共对9家塑料加工企业、4家小炼铅厂、3家小电镀厂、73家黏土砖窑厂“小散乱差”企业实施关闭拆除;对2家严重违法企业予以行政处罚;对10名涉案人员移送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
群众的“环保卫士”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信访和污染纠纷也越来越多。身为分管领导,韩清华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努力化解群众情绪。
2016年9月,一家骨粉厂因污染纠纷问题进行信访,韩清华和同事们经过8个小时的耐心劝导和积极沟通协调,终于圆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此类案件,韩清华总是事无巨细,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问题,让群众满意。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举报和信访案80余起,案件处理率达100%。
未雨绸缪、积极防控是环保工作的重要一环,为了有效预防环境污染风险,韩清华开展了行之有效的预防工作,参与制订了召陵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实施方案、召陵区突发环境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和召陵区辐射污染事故及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对涉重企业进行经常式现场检查,及时有效地避免重特大污染事故的发生,几年来召陵区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重大事故。
不论春夏秋冬,不管风霜雨雪,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韩清华以一名环保卫士的气度,尽心尽力守护着我们头上的一片蓝天和脚下的一方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