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

我眼中的“双十一”快递


■吕志伟

2016年11月12日深夜,在市邮政管理局值班的时候,我在监控中心的屏幕上看到,“双十一”狂欢后的第一轮快递分拨高峰依旧持续,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忙碌着——在城市东面的分拨中心,涌动的人流、传送带上不断延伸的包裹组成了这个夜晚最生动的画面。隔着屏幕,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汗水的温度,但我清楚地知道,地处空旷的分拨中心地面温度已近零摄氏度。

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在远远地看着他们,贴近而遥远。就像每一天,当我们看到穿梭在城市中行色匆匆的快递员,他们是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在不经意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件件快递包裹的背后有多少人的传递,这一个个熟悉而陌生的面孔后面有多少喜怒悲欢。

抬头望去,时钟的指针已过零点,时间到了2016年11月13日。

我想起2012年的11月13日,在会展中心,市长亲手为市邮政管理局揭牌,会场掌声四起,一片欢腾。但当我第一次摸排全市的快递企业档案时,我才明白什么叫作窘迫。彼时的快递行业网点全市仅有23处,从业人员200余人。我清晰地记得当年我在一个菜市场找到某个快递公司时的情景:招牌破旧不堪,依稀能辨别出“xx理发店”的字样,墙角堆放着一堆煤球,边上有几棵白菜在墙侧竖着,旁侧的地上放着几个快件,老板裹着厚厚的军大衣蜷缩在柜台后面,对走进门内的我懒懒地说:“今天发不了快件,网络断了。”后来,每当我提起以前快递企业的窘况时,他们就会指指身后的安检机、传送带、PDA扫描枪,打断我的话说:“那都是啥时候的事了,现在早就更新换代了!”

是的,往事不必再提。四年间,我市快递业务量从2012年的108万件增长到2015年的1250.50万件,今年前9个月的业务量已达1390.16万件;业务收入从当初的1355万跃升到2015年的1.2亿,而2016年前9个月业务收入已经达到了1.4亿……

快递业在时代发展的大格局中终究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撑起了中国网络零售的辉煌。“双十一”的狂欢需要快递员夜以继日的分拨转运和传递,狂欢带给他们的也许并不全是欢乐。快递员这份职业几乎全年无休,只有春节才会稍有闲暇;这份职业收入微薄,月入万元对大多数人永远是梦想;这份职业太过辛劳,无论酷暑寒霜,永远都在奔波的路上;这份职业缺乏认同,很多时候不免遭逢冷颜恶语。但我想,职业无论地位高低、薪资多少,只要做好该做的,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

今天依旧是普通而平凡的一天,当你拿到今天的快递时,不妨问候一声:辛苦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