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鹤琦 通讯员 吕 涛 尤亚辉)11月15日,源汇区老街街道党工委书记魏留宏一早来到单位,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登录系统,一条提醒信息马上映入他的眼帘:“按照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要求,您需要在本月月底前为党员领导干部上一次廉政教育党课,今日距离完成期限还有15天。”魏留宏登录的是今年年初源汇区开发建设的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源汇区委常委、纪委书记赵力伟告诉笔者,开发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初衷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分层明责、监督履责、跟踪问责的完整链条,通过全程“留痕”,推动“两个责任”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全面提升监督执纪效率。
“互联网+”助力落实“两个责任”
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源汇区时刻放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2014年以来,该区相继建立了包括党委主体责任清单、纪委监督责任三级目标管理清单、乡镇基层“廉政十条”等在内的“两个责任”落实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组织按照要求“既挂帅又出征”,坚守“主阵地”,种好“责任田”。但与此同时,依然有个别党组织存在“上面九尺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班子成员对自身承担的责任认识不到位、对分管领域传导压力不够,监督虚化、弱化等问题。
一招妙棋,满盘皆活。“互联网+”的提出,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建立,让“两个责任”落实有痕迹、可查询、可督办,核查方便,成为有效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笔者在源汇区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上看到,该区将全区各级党组织“两个责任”任务清单细化为党委班子、纪委派驻机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六大模块。党组织根据党员领导干部所处岗位工作职责和廉政风险点,科学制订个性化责任清单和工作推进台账,并录入监管平台相应的管理模块中。广大党员干部登录平台,即可看到自己需要履行的相关职责以及具体完成时限。截至目前,该监督平台已经覆盖全区691名党员领导干部,录入827份“两个责任”清单,下达1930条个性目标任务。
作为区纪委确定的第一个试点党组织的负责人,魏留宏对平台的操作非常娴熟。他随手点开了一项自己的任务清单,里面上传有工作方案、课件、影像图片等各种反映工作痕迹的资料。魏留宏说,党员领导干部每完成一项清单规定的任务,都要上传完整的工作痕迹资料,以备佐证。区委主要领导和各单位负责人通过登陆平台,既可以实时察看党组织和班子成员履责情况,也可以点评互动。
平台还具有预警提醒功能,在任务清单完成期限前15天,系统会通过弹窗向责任人发出黄色预警;在完成期限前5天,所在单位监察室向责任人发出书面提醒通知书;超期未完成的,系统给予红色预警,启动问责程序,由单位纪委或纪检组向当事人发出督查督办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互联网+”助力反“四风”
在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行过程中,源汇区纪委还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平台功能,着力搭建起“四风”监督大格局。
今年,源汇区各社区党支部书记新添了一个不拿“俸禄”的职务——网格廉政监督员。他们将全区19个社区划分为一个个网格,在每个网格的关键位置安装高清探头,同时每个网格聘请1~3名监督员,每人配备1台手机终端,为及时发现和处理“苍蝇式腐败”的苗头和线索提供有效抓手。该区还将全区党员干部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居住地进行划分,(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