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

让“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无处藏身
——召陵区环保攻坚百日决战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周鹤琦

通讯员 柴永超

11月1日,召陵区万金镇政府在排查时发现,该镇前崔村一个很隐蔽的院子内有小电镀企业偷偷进行违法生产。调查核实后,他们及时将情况上报区环保局。11月2日一大早,召陵区环保局执法人员会同万金镇政府、派出所工作人员,对这个违法生产的小电镀企业进行拆除。随着挖掘机的阵阵轰鸣声,几间厂房轰然倒塌,彻底铲除了污染根源,给环境违法者以致命打击。

砸重拳,下猛药,出狠招,这是召陵区铁腕整治“十五小”、“新五小”企业,让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者无处藏身、付出沉重代价的又一实例。

环保“红线”倒逼产业转型,环保警钟督促绿色发展。“十五小”、“新五小”企业虽小,但危害巨大。随着“要GDP,更要绿色GDP”的呼声日渐高涨,召陵区从淘汰落后产能开始,果断关停、拆除、取缔辖区内“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和“同步”。谈及整治“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的日日夜夜,召陵区环保局副局长韩清华感慨万千。这些企业设备简陋,并且随意排放含重金属废水、废气、烟尘等,导致大量农田、地下水被污染,严重威胁群众的生活。在高额利润驱使下,一些业主采取“你来我走、你打我关,夜间生产和排放”的方法,与执法部门大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整治效果一度并不明显。

环保“红线”敲响警钟,污染整治全面展开。召陵区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十五小”、“新五小”违法企业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十五小”和“新五小”违法企业,全面提升环境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保驾护航。一场遍及全区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整治高潮迅速掀起,由环保、工信、安监、质监、工商、公安、供电等部门及辖区政府各负其责、共同施策的环保工作新格局随之建立。他们按照“属地管理、部门牵头、配合联动、合力攻坚”的原则,在辖区范围内逐村、逐企业细致排查,共查出4家违法小电镀企业、4家违法小炼铅厂、9家违法塑料加工厂,并逐户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任务、相关责任人和取缔时限。

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召陵区政府出台《关于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关闭的通知》,对相关责任人下发限期拆除通知书,由违法企业负责人自行组织拆除。对一些顶风作案、拒不拆除的企业,(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