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财经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

我市保险市场稳步发展
截至10月底,全市保险主体增至33家,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4.67亿元

近日,保险专题汇报会在漯河市人民政府会议室召开。市政府相关领导及我市各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漯河市保险行业协会以及各保险机构工作报告,收集了各保险机构在保险业务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漯河市保险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保险主体由22家增至31家。人力由7000人增至15000人。保费规模由 21.42亿元增至35.75亿元。缴纳各项税款由0.4亿元增至1.15亿元。提供风险保障由1000亿元增至3000亿元。2016年以来,全市保险市场依旧稳步向上发展。截至10月底,全市保险主体增至33家,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4.67亿元,同比增长13.11%, 赔付支出共计13.05亿元,缴纳各项税款总计0.97亿元。

近两年,漯河市保险业发展很快,贡献也很大,保险在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大的灾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险已经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漯河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保险业发展的前景广阔,空间很大,潜力无限。但同时,目前保险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市场发育程度低。参保面窄。保险的业务拓展、产品创新不够。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不高。保险保障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还未让群众感受到保险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全社会保险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

会上,市领导总结了漯河保险业的三个特点:一是宣传正在普及,共识正在形成。在政府的支持下,保险宣传工作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了解、认识保险,也将逐步接受、融入保险。二是业务正在拓展,作用正在强化。目前各保险机构业务规模虽有不同,但都在稳步发展。保险业不但在稳定社会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在未来发展服务业上,保险业依然要走在前端。三是地位正在提升,产业正在成长。目前漯河保险业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越来越重视,老百姓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对漯河保险业提出了意见建议:一是提升保险规模,提高保费收入,占位全局搞服务。二是稳定社会做保障,突出保险姓保,保险为民,为全市人民群众生活提供更好更大的保障。政府转变职能中,可通过购买保险服务,在公共服务领域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降低公共服务成本。

王 琳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