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卫生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

打造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
——全市“优化住院诊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活动综述

医疗卫生工作,重在民生幸福,源于百姓感受,群众满意度是衡量医疗卫生服务唯一“金标准”。住院诊疗做为患者就医的重要环节,其服务的优劣与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切身利益。围绕国家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立足我市实际,我市卫生系统从今年4月份启动“优化住院诊疗服务 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活动,多措并举,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在出入院流程、住院环境、规范化诊疗、护理服务等方面求突破,切实改善群众就医的感受,打造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

优化流程

方便患者入(出)院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每一所医院应有的精神、风骨和神韵,也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立身、处事、行医的准则。为打造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市卫计委明确指出,只要有患者不满意的地方,就要立即改革、改进!

做好入(出)院患者的指引。为方便患者,全市各医疗机构对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逐步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落实工作责任制。各医院病房建立并落实了责任护士对新入院及出院患者全面负责的工作责任制。明确专人及时接待入院患者,主动热情、态度和蔼、认真耐心。妥善合理安排患者,避免等待时间过长。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应当根据出院医嘱,提前通知患者及家属,并详细指导其做好出院准备工作,告知出院流程及注意事项。为出院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确保患者安全离院。

发挥信息化优势。探索建立并实施“出入院一站式结算”工作模式,把出院结算、医保报销进行整合,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缩短流程。

优化环境

改善患者住院感受

为给住院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市卫计委要求全市三级医院、实际开放床位500张以上的二级医院,要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住院病区探索实行门禁系统管理。提高病床使用率,逐步消除加床情况,鼓励有条件的医院或科室建立住院患者由护工陪护、家属定时探望的探视陪伴制度。

设立住院服务中心。三级医院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改善患者膳食质量,应同时提供营养配餐和治疗饮食,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保障饮食卫生安全。

做好病区环境卫生保洁。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住院环境整洁、舒适、优美。加强提醒和疏导,努力创造有序的住院环境,并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便民服务设施齐备。病区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有条件的医院开设自动取款机等便民设施。对病区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安装电视、电子报栏和报刊杂志、健康教育手册取阅台,实现病区WiFi网络全覆盖。设置休闲区域供患者及家属休息、聊天,消除患者就医的焦虑情绪,特别是在儿科,布置儿童娱乐设施,消除儿童就诊的恐惧情绪。

规范服务

提高患者满意度

加强护理力量。逐步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医院护士总数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50%,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与病房护士之比不低于1∶0.5,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为2.5~3∶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为1.5~1.8∶1。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

推广护理品管圈活动。通过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要因确认、对策制定、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化这10个步骤,最终达到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目标。

加强护理内训师队伍建设。要形成以护理部为核心的内训师建设队伍,强调护理内训师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对护理质量全面提升起到的积极作用,正确定位内训师角色,监督落实各级(院级、片区、病区)内训师职责,高标准完成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继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全市二、三级医院100%的病房都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结合科室实际,充分体现专科特色,有条件的医院在门(急)诊、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条件的医院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实行护理岗位管理,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护理服务。

规范收费

实现医患“双赢”

“患者至上”在我市各大医院有着充分体现,其中一条就是殚思竭虑降低和规范医疗费用,千方百计让普通人群看得起病。

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市卫计委要求,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和80%的二级医院全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二级以上医院3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院内等候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行路径价格公示,实现患者明明白白就诊。各医疗机构应建立与临床路径管理相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临床路径政策,调动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积极性。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规范收费。

规范实施院务公开。医疗机构所有服务项目、药品及价格应在住院部大厅等醒目位置全部公示。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收取金额详细、清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或其他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每日查询服务,实现明白、合规收费。加强高值耗材和单独定价药品使用管理。加强重大疾病救治病种医疗费用监控。优化结算服务,推行持卡就诊实时结算。加强年度人均医药费用增长、住院病人次均费用、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处方次均费用、床位周转率等项目的监管,坚决遏制医疗服务收费不合理增长。

完善机制

保障活动效果

为保障全市“优化住院诊疗服务 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活动真正取得实效,让医改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全市卫计部门和各大医院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市卫计委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优化住院诊疗服务 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活动实施方案》,并建立了活动落实情况月报告制度,要求活动开展单位每月月底前将本月份活动落实情况文字材料及典型事迹、典型人员和典型岗位等材料报送市卫计委医政医管科,并且在《漯河日报》卫生健康版上开设专栏,对全市卫生系统“优化住院诊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报道。

实施方案下发以后,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要求,通过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等多种措施大力推动活动开展,进一步规范了住院诊疗行为,提升了服务水平。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系列优化改革举措焕发出勃勃生机,全市卫生系统呈现出大刀阔斧、势如破竹的崭新局面。全市各大医院内外兼修,患者到医院住院诊疗的感受日益改善,受惠的社会面日益扩大……我们相信,随着全市就医环境的不断改进,患者的就医感受会越来越舒适!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