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实习生 李 昂
他坚持每天带领组员实地查看建筑施工、道路修建等重点扬尘治理环节,严格落实“6个百分之百”防治要求;他与地方环保部门结合,创新性建立各类污染源档案,探索出一条科学治污的新路子……敢挑重担、敢打硬仗、敢闯难关,市环保攻坚第五督察组副组长何鹏,凭着对环保工作的一腔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用辛勤汗水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环保攻坚答卷。
想在前、干在前、走在前。作为第五督察组副组长,何鹏处处从环保攻坚大局出发。从加入环保攻坚督察组开始,他就努力学习《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和地方管理政策,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环保工作点多面广,涉及的工作十分复杂。之前,在环保督察中,何鹏一行发现漯周路召陵镇归村路段扬尘问题严重,过往群众怨声很大,有群众当场开玩笑说:“大白天路中间卧头牛,站旁边都看不见。”虽是一句调侃话,却深深刺痛了何鹏的心。他暗暗下定决心,誓要解决这个问题,给群众一个交代。他把这个问题作为督察督办的重点,多方协调市、区两级有关部门落实整改,这段漫天扬尘路终于得到有效治理,他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下了。
市环保攻坚第五督察组主要负责召陵区和开发区的环保督察工作,两区工业企业高架源污染较多,是我市主要的应急管控区。加入第五督察组以来,何鹏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掌握了两区环保基本情况;同时加班加点,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了两区内重点污染企业、建筑工地、砖瓦窑场及镀锌厂等对大气污染影响较大企业的基本情况。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无论阴晴雨雪,他坚持每天带领其他组员实地查看建筑施工、道路修建、房屋拆迁、渣土运输等重点扬尘治理环节,严格落实“6个百分之百”防治要求。冬防管控措施启动以来,他带领组员不断加强对“污染围城”和“小散乱差”企业的分类督察,采取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重点污染企业严格监控,避免大气污染物超标及偷排现象。
“干好环保督察工作,既要有韧性,更要有巧劲儿,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鹏常常这样告诫身边的人。严格自律,率先垂范,他自己既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不断开拓思路,大力创新环保督察工作新方法,与地方环保部门结合,建立各类污染源档案,对屡次督察仍然整改乏力的企业,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对其采取关停或清理措施。如今,召陵区、开发区的环境整改成效愈发显现。
舍小家顾大家,何鹏还经常牺牲休息时间,为攻坚工作尽职尽责。甚至在孩子生病住院期间,他仍然克服困难,从未因私事耽误过督察工作。他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只要工作需要,他随时奔赴现场。他说:“能有幸成为一名漯河环保‘卫兵’,我自豪!”
没有豪言、没有壮举,何鹏在平凡的环保督察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一颗赤诚的心塑造着一名环保卫士的形象,凭借一项项工作业绩来诠释对蓝天碧水的无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