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月17日 星期

不忘初心 坚守教育本真
——记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名校长获得者万国栋

■见习记者 李文姣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2016年10月,河南省教育厅以造就一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专家型校长队伍为目标,举行了“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名校长” 评选活动,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漯河一中专)校长万国栋评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名校长。

开荒扩土创业

深入教学一线

一个校长就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思想境界、德才学识、管理能力影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万国栋从1991年起至今担任漯河第一中专党总支书记、校长。从当初只有54名在校生、19位教职工、两个班级、全年办学经费不足十万、没人愿意上的小学校,到如今开设14个专业、拥有204名教职工、6305名在籍学生的国家级重点中专,任职校长二十多年来,万国栋把学校打造成了享誉四方的职教名校,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品牌示范性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等荣誉揽入怀中。万国栋成为当之无愧的职教名家。

他从事职业教育三十余年,对职业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职业教育就是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多年来,万国栋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教学,将素质教育理念与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注重教学行为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四步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学徒制教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了大批学生,曾代表地市职业学校在全省职教大会上交流办学经验。

建设教师队伍

管理以德为本

品牌学校的建设依靠高质量的就业,高质量的就业依靠高素质的学生,而高素质的学生源于一流的教学教育质量。万国栋说:“让教育回归本真,必须以德立校,师德是教师之魂,学校必须把师德放在第一位。”万国栋提出了“师德兴教,师风兴校”口号,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师德建设中的堡垒作用。学校坚持每周一次师德教育例会,通过学习教育、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积极查摆“不严不实”突出问题,列出整改台账,明确整改的目标、措施和时限,开展整顿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专项活动,强化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

工作上对教师严格要求,生活上对教师关心支持。万国栋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和教师的成就感、荣誉感,为他们创造高品质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他们精神上不压抑,专业上有发展,待遇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地位,事业上有成就。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工篮球、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专门建立了教工健身房。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打造了一支爱生乐教、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深受漯河市民好评。

漯河一中专在万国栋的带领下,现有专任教师20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河南省优秀管理人才2人,省级职教专家1人,省级专业名师5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2人,省骨干教师 15人,赴德国培训17人,中、高级教师96人,专任专业课教师124人,85%以上到过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周期内培训达360学时以上,形成了教学与科研骨干队伍的梯队结构。

一校之长

治学有方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 万国栋把一所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学生规模不足百人的农村职高,建成了办学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校生规模高达6000多人的河南省中职名校,并于2016年实现第二次征地建校,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校长,万国栋没有停止业务学习,教研成果绝不逊色于一线教师。万国栋的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改革创新研究》被省教育厅鉴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

万国栋作为《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训练关系的研究》项目主持人,带领项目组成员开展实验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管理,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周边地市的职业学校也慕名学习。

2012年和2014年,万国栋分别主编了郑州大学出版社教材《现代礼仪规范教程》、《应用文写作教程》和《就业与创业指导》。

2014年万国栋主编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职校生安全教育读本》。

2010年,万国栋撰写的论文《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四个需要》获省级论文一等奖。

在这条艰难的创业之路上,万国栋始终坚持信念,坚守他心底的教育本真。万国栋说:“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大势,不进则退。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推进、落实以校企为一体、以建设新校区和筹建金山集团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决心把漯河一中专打造成中原职教名校,打造成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