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熊勇力
图/本报记者 王晓东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对今年工作进行部署时提出,要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夯实共享发展基础。”1月19日,省人大代表韩晓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韩晓燕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下,全省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应该给予肯定。就我市来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始终高度关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全市义务教育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市政府也采取有效措施,于2015年作出了合并市八中和市实验中学、在漯河五高开设初中部等重要决定,使市区义务教育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从前期调研情况看,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村,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如:办公条件较差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有待优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寄宿制学校设施不完善;教师缺编严重,师资队伍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
韩晓燕建议,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严格按照中小学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合理布局中小学校;二要创新办学模式,积极实施名校带动战略,建立校长、教师互岗交流机制,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逐步实现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三要加大财政投入,实行集中投放,一个一个解决问题;四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关爱农村中小学教师,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使农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
韩晓燕说:“我们河南是个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人才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只有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基础,才能为我省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