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2月10日 星期
强基础 调结构保安全增后劲
我市农业农村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本报讯(记者 梁晓峰)全省唯一的农技推广区域站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落户漯河,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均居全省前列……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市坚持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

粮增收可持续”,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推动产业化集群发展,着力强化质量安全保障,着力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认

市生态农业园区5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15个、都市生态林业园区11个,蔬菜示范园区达到136个,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新亮点。

科技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75人。深入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行动,全市有1104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高效、低毒农药得到有效控制。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入融合,正在驶入发展快车道。

(下转2版)

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持续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2016年,全市完成总投资1.54亿元,新建高标准粮田面积10.11万亩,总面积达到119.21万亩。科学应对不良天气,致力抗灾夺丰收。2016年,全市粮食面积403.77万亩,总产176.9万吨,平均单产438.1公斤。

农业产业化集群蓬勃发展。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临颍中大小辣椒、舞阳华鑫面业等4个集群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总数达到11个,居全省前列。新培育河南开源实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漯河桂

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省级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9家,居全省前列。全市已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化集群23个,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0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共吸纳农民就业约7.9万人,带动约49.3万个农户,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三夏”禁烧期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三秋”期间,启动实施“蓝天卫士”项目,全市秸秆利用率达到96.7%以上,实现了全面禁烧的目标。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全市新建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