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华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积极、阳光地做好每一件事,他的心里一定有一盏灯!
作为一个常常用笔抒写生活的人,我也喜欢让孩子们用笔来说话。如果孩子们平时所写的单元习作像是一篇篇“八股文”,那么,孩子们的日记则像是一首首充满灵性的唐诗宋词。在那里,他们就像是一个个用笔尖在跳动的舞者,不仅在日记里找到了另一个知己,而且,也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点燃了一盏长明灯!
本学期开学之初,按照惯例,我依然号召孩子们写生活日记,并在班里成立了“日记派”。因为这不是学校要求的作业,也因为这项作业在语文学习方面不能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我只能鼓励那些能干的孩子、有兴趣写作的孩子们来参加这个派。对于那些连基本的学习任务都搞不好的孩子,我并不提倡他们再去开垦自留地以外的这片“北大荒”。
每一片土地的开垦,大约都是艰难的。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写得很乱,语言刻板,选材很老套——他们以为写日记就是写作文呢!每次我批改完,让那些写得好点的学生在讲台上读,都没人肯上去。我常常生气地想:喊着你们上去你们还不上去读,就你们那水平,我实在也是捏着鼻子改的!但这些话我只在心里愤愤地说说罢了,不敢让孩子们知道真相。那些被喊上台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写的就是好呢!大约是孩子们不习惯站讲台,好不容易上台读作文的孩子总是扭扭捏捏哼哼唧唧,让我十分沮丧。后来,我想,以往的许多年,我从事的工作在刚开始的时候,不都是这么艰难吗?后来,孩子们不都变得生龙活虎了吗?一颗金刚钻也有蒙尘的时候。
就这样在沮丧中坚持点拨、鼓励、磨炼,有些灵透的孩子开窍了!当孩子们将日记写出趣味的时候,第一个能感应到其中趣味的大约是他们自己。他们的写作,首先是为了我这个能够欣赏他们的人!孩子们写出的日记,基本上不喜欢让父母阅读,他们每天期待的是老师给予他们的那个等级,还有每天站在讲台上读自己日记的机会。同学们听到日记后那一阵阵发自内心的笑声和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传来时,他们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大约,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信和快乐!
写日记这件事看似很小,但一旦做起来,里面也藏着无限乾坤。对于小学生,写日记可以养成他们观察的习惯,还可以让他们积累素材、勤于思考,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到讲台上读自己的日记,除了培养他们朗读说话的能力,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成年人来说,坚持写作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德行,养成沉静的心。每日的读写之间,仿佛有一只春燕构筑起自己人生的巢。“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中的快乐,也只有亲身实践的人才能深得其妙!
然而,对于写日记这件事来说,有的孩子天生就是一根绣花针,无须多么费力即可打磨出耀眼的锋芒,轻轻点拨即可妙笔生花;而有些孩子,却天生是铁棒,老师费尽心力他们还是无动于衷!考虑至此,我对于写作这件事就不苛求,毕竟,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李白、杜甫,不是人人都能够成为司马迁、曹雪芹。
如果我有心,这里可以像唐宋王朝那般热闹,如果我无意,这里也可以像远古一样荒凉寥落。学生不能成为李白、杜甫,可以成为孔子、孟子,可以成为毛泽东、周恩来,也可以成为马云呀!
后来,根据我的提议,班里又成立了许多“派”:喜欢唐诗宋词的成立了“唐宋八大家”;喜欢论语的成立了“论语三剑客”;热衷主持的成立了“主持人派”;有人模仿狗仔队成立了“万事通派”;有几个班级“文化界”的名人成立了自己的报社,四处招募小抄写员,班里不少字体好的学生因此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挣到了一笔又一笔外快!有几个孩子凭借自己的手艺做了不少手工艺品,开起了自己的小店,物美价廉,也有了自己的合法收入!
班级生活一下子这么活跃,为日记派的写作提供了不少写作素材!虽然不断有短命的“派”在夭折,但也常常有新的“派”在诞生!那些能量巨大的孩子常常一个人参加几个“派”,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折腾!”我从我们班的孩子身上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能折腾的孩子就是有本事的孩子!他们每天在日记本子上吵吵闹闹、慷慨陈词,颇有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味道!为了一件小事,他们不惜长篇大论,振振有词,一股微风就能掀起一股巨浪!前几天,因为我剪头发的事,他们又一连几天在日记里吵来吵去,我“坐山观虎斗”,任其发展,倒是坐收几篇好日记!
现在,班里有几个能写的孩子已经换了厚厚的本子,并誓将本子写满。有一个孩子每篇日记都是洋洋洒洒上千言,被同学们称为“日记大神”!
开学三个月来,日记团队培养了一批写作精英,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时至今日,日记也成为这些孩子心中的一盏明亮的灯!
作者系郾城区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