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财经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3月7日 星期

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访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人物邱新会
郾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即将开学,邱新会早早地来到学校打扫卫生,做好迎接学生工作。

自强不息成功创业

■文/图本报记者王培杨旭

他是一名残疾人,然而因为开朗、自信,跟他交谈时,你可能会忘记这一点;他是一名教聋哑儿童学说话的特殊教育老师,19年来用大爱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他热心公益,被推举为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他,就是邱新会。3月2日,记者走进漯河市郾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倾听校长邱新会的故事。

以教聋哑儿童学说话,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孩子送到了他那里。谁知道,经过邱老师的教育,孩子越学越好,不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和我们对话,还考上了初中、高中。2014年9月份,孩子还以537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大学……”提起孩子的变化,2016年6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越战越勇》的舞台上,聋儿王超琪的妈妈袁春英失声痛哭,她的女儿王超琪是邱新会老师的第一个学生,也是邱新会教出来的众多大学生中的优秀学生。

“全国有很多患有听力障碍的大学生,但是,大部分人考的是专门为聋哑人成立的学校,而王超琪、曾航是和健全考生一起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真的特别不容易。”提起自己培养的多名学生考上大学的事情,邱新会老师感到格外自豪。

员总是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

17万元公益金全捐给学生

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邱新会自幼身患小儿麻痹,左腿落下残疾。小时候,他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要办一所专门招收残障孩子的特殊教育学校,让所有和自己一样有残疾的孩子都能够在这里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自卑、歧视,快快乐乐地成长。

1998年,结束校园生活的邱新会拖着残疾之躯,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七张破床、五个小凳子起步,租房办学,创办了漯河市郾城聋儿语训中心。“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跟我一起干的同学只有两三个人坚持了下来。学校刚创立时没有学生,我们就拿着郾城区残联提供的聋哑儿童名单一家一户找到学生家里。”邱新会告诉记者,因学校刚刚成立,许多家长不信任他们,于是他们就承诺前三个月不收学费,让孩子免费试学。

在残障孩子教育方面,邱新会倾注了所有的精力和耐心。为了教育好这些残障孩子,他不仅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还借鉴电视台播音员和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发音方法,不断地探索,终于整理出一套聋儿语训和智力障碍儿童康复的教学方法。

19年来,邱新会教育和训练了近2000名聋哑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轻度脑瘫儿童。这些孩子中,很多人不仅学会了说话,而且生活方面也学会了自理,有的学会了画画、跳舞,有的还考上了大学。长大后孩子们有的自主创业成了老板,有的成了残疾运动员、残疾舞蹈演员……良好的教育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聋儿杨川家住上蔡,他也是邱新会的学生。杨川六岁之前,由于听力障碍,连一声“妈”都不会叫,为了不让别人歧视他,父母常年把他锁在家里,不让他出去和别人玩。到了邱新会的聋儿语训学校上学之后,杨川不仅学会了说话,还掌握了语文、数学等小学等文化知识。此外,他还学会了跳舞,12岁时就获得了河南省体育舞蹈大赛冠军。杨川表演的节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播出。

后来,杨川长大了,他梦想创办一个舞蹈培训班,却没有创业的本钱。2013年3月10日,邱新会通过在中央电视台《为你而战》节目答题闯关,赢得了17万元公益金。当时,他们学校也非常困难,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希望他能用这笔公益金改善一下学校的办学条件。然而,邱新会却特别希望能扶持一个学生实现成功梦想,更希望这个学生能为全国的残障儿童树立一个榜样。于是,他就把17万元公益金全部捐给了杨川。在邱新会的帮扶下,杨川创业当上了老板。他创办了两个舞蹈培训班,招收了100多个孩子。随着舞蹈班的发展,如今的杨川不仅在县城买了房子,还成了全国残障人士成功的典范。

先后培养出多名大学生

热衷志愿服务彰显“有用”人生

“拖着残疾之躯,20年矢志不渝,守望在无声世界里。在聋哑孩子的眼中,他挥舞的双手就是优美的音乐,他和蔼的笑容就是欢快的歌声。他用生命演绎的爱的故事,创造了无私奉献的奇迹!”这是新华社河南分社2015感动河南网络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邱新会的颁奖词。评选组委会还在给邱新会颁发的获奖证书上,题上了“中国好先生邱新会”的题词。

邱新会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为你而战》、央视《道德观察》、河南卫视、北京卫视、天津卫视、《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等媒体报道,邱新会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漯河市十大杰出青年”、“感动漯河十大人物”、“河南省十大优秀青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

面对众多的荣誉,邱新会说:“人的价值不在于赚了多少钱,当了多大的官,而在于他对社会有没有用,对他人有没有用;同时,一个人无论身体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只要心怀梦想,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并为此而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邱新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年来,他坚守自己的理想,致力于让每个残疾孩子快乐成长。他身体力行,为残障学生做出了榜样,努力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一天,我发现孩子的双耳重度耳聋,不会说话,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后来,听说邱老师办了一个聋儿语训班,可

邱新会是一名残疾人,但是和他接触

过的人却往往都忽略了他的残疾,这是因为他阳光自信、热情开朗的性格,也因为他助人为乐的品格。学校成立伊始,他组织成立爱心助残志愿服务队,义务照顾几名住校的残障学生。2014年,他架着双拐远赴江西井冈山参加全国志愿者培训学习,回漯后便发起“技能与快乐——残障儿童免费艺术特长教育”活动,免费教残疾儿童美术、舞蹈等课程,获得第一届中国志愿者项目大赛银奖。2015年,他发起的“技能与梦想——残障青年就业行动”,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公益创业大赛”,获得了银奖。

2016年年底,漯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市各条战线上的221名志愿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邱新会当选新一届漯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之后,在他担任会长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他组织并参与了“暖冬行动”、腊八送粥、春运志愿者、中外志愿者大联欢、救助志愿者王丽娜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

“刚开始和他接触的时候我们都是想去帮助他,后来接触的时间长了,发现他处处都在帮助别人。在志愿者活动方面,他指导大家如何把志愿者活动进行项目化运作,如何申报团中央、团省委的志愿者大赛项目,如何搞大型活动;他帮我们拉赞助,帮我们解决志愿者团队内部的各种问题,推荐我们去参加各种评选,为我们争取各种荣誉……”漯河市公益顺风车协会会长张赢说。提起邱新会,我市各个志愿者团队的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